水電。加強江河水能資源勘察,制定和完善流域水電開發規劃,做好水電開發的戰略接替準備。有序推進重點流域大型水電項目建設,適應西電東送及西部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電力要求。因地制宜建設中小型水電站。
新能源。加快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建設一批大型風電基地和太陽能光伏發電基地,增加核能資源供應,穩步推進非糧生物燃料試點及產業化示范,大幅度提高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費中的比重,促進能源結構調整。做好青藏高原可燃冰勘探和開發利用研究工作。
二是建設資源深加工基地。制訂西部地區礦產資源勘察開發指導目錄,實施國家戰略礦產資源勘察儲備計劃,盡快實現找礦突破。加強有色金屬等資源的綜合加工利用,延伸產業鏈,推進冶電聯營,形成一批深加工產業基地。推動鋼鐵企業兼并重組,提高產業集中度,形成酒泉、包頭、重慶、攀枝花、防城港等鋼鐵基地。促進水泥等建材規模生產,大力發展新型節能環保建材。積極推進青海、新疆、西藏鹽湖資源綜合利用。充分發揮農林產品資源優勢,提高棉紡、毛紡、絲綢等紡織加工技術含量,建設一批有特色的紡織生產基地。在有條件的地方發展林漿紙一體化。
三是建設裝備制造業基地。依托重大項目,推進技術裝備自主化,實現核心技術和關鍵共性技術重點突破,做大做強裝備制造業,形成支柱產業。加快發展清潔高效發電裝備,輸變電、石化、環保成套設備,軌道交通、鉆井設備、大型機械、數控機床、汽車摩托車、重大醫療儀器設備等裝備制造業,培育壯大擁有自主知識產權、主業突出、競爭力強的大型企業和企業集團。鼓勵建立與裝備制造相配套的零部件、原輔材料中心,著力培育產業集群。
四是建設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大力發展新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生物醫藥、信息網絡、新能源汽車、航空航天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瞄準產業發展新方向,在重點領域率先實現技術突破。加快物聯網的研發應用。大力支持自主創新技術成果產業化,形成一批發展潛力大、帶動能力強的高技術產業鏈、聚集區和產業基地。提升各類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創新能力和孵化能力。
培育內在經濟引擎
推進西部地區的大發展,內部經濟高地的培育與外部的支持帶動同樣重要。在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中,將進一步加大對西部新的經濟增長極的培育力度。對此,權威人士作了如下解讀。
其一,推進重點經濟區率先發展。堅持以點串線、以點帶面,著力培育經濟基礎好、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強、發展潛力大的重點經濟區,形成西部大開發戰略新高地,輻射和帶動周邊地區發展。推進成渝、關中-天水和廣西北部灣等經濟區發展,建成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經濟增長極。支持呼(和浩特)包(頭)銀(川)、新疆天山北坡、蘭(州)西(寧)格(爾木)、陜甘寧等經濟區發展,形成西部地區新的經濟增長帶。培育滇中、黔中、西江上游、寧夏沿黃、西藏“一江三河”等經濟區,形成省域經濟增長點。引導資源富集地區可持續發展,形成國家戰略資源接續地和產業集聚區。推進重慶、成都、西安區域戰略合作。
對于南疆地區、青藏高原東緣地區、武陵山區、烏蒙山區、滇西邊境山區、秦巴山-六盤山區等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全力實施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開發攻堅工程,基本消除絕對貧困現象。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