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基堯作重要講話 徐光春宣布黃羑段工程開工 郭庚茂作動員講話 張野王全書李柏拴劉滿倉出席
2009年1月4日
2008年12月26日,河南省召開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黃河北連線建設誓師動員大會,動員全省各級地方政府和社會各界關心支持南水北調工程建設,激勵廣大工程建設者在工程建設中建功立業。中線黃河北~羑河北工程(簡稱黃羑段工程)同日開工建設,標志著河南省南水北調黃河以北干線工程已進入全面實施階段。
國務院南水北調辦公室主任張基堯出席動員大會并作重要講話。河南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徐光春出席會議并宣布黃羑段工程開工。河南省委副書記、代省長郭庚茂作動員講話。國務院南水北調辦公室副主任張野、河南省政協主席王全書、河南省人大常委會常務副主任李柏拴、河南省副省長劉滿倉出席動員大會。河南省南水北調辦公室主任王樹山在會上介紹了中線河南段工程建設情況,中線建管局局長石春先和河南段參建單位代表、焦作市負責同志分別在會上發言。
張基堯在講話中指出,南水北調中線河南段全長731公里,既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水源地,又是受水區,是投資最多、任務最重、責任最大的省份,在整個中線工程建設中具有重要地位。河南省委、省政府對南水北調工程建設高度重視,為工程建設營造了良好氛圍。自2006年開工建設以來,各項工作穩步推進,成效顯著。穿黃工程、安陽段工程、南陽試驗段、新鄉潞王墳試驗段等在建工程進展順利,征地拆遷工作和諧推進,庫區移民安置工作順利啟動,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工作深入進展,水源地水質保護工作的監督、執法力度加大,丹江口水庫水質穩定保持在Ⅱ類水質標準。河南南水北調各項工作認真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確立并牢牢把握以人為本、統籌兼顧、逐級負責、嚴格管理等基本原則,走出了一條科學建設、團結建設、和諧建設的新路子,形成了良好的政治氛圍、社會氛圍和建設氛圍。
張基堯強調,黃羑段工程是繼中線京石段工程建成通水后,又一段連線建設的控制性工程。它的開工建設,標志著河南省南水北調黃河以北干線工程已進入全面實施階段。在工程建設中,要認真貫徹國務院和建委會的部署,始終堅持質量第一、安全第一,進一步強化質量和安全意識,加強質量安全監督檢查,嚴格質量安全責任制和終身追究制,切實保證工程建設質量和安全生產;要認真落實工程投資靜態控制和動態管理規定,優化設計,規范市場,創新工藝,強化管理,努力降低工程建設成本,切實控制工程建設投資;要扎實做好征地搬遷工作,堅持文明施工,促進和諧建設,維護人民群眾合法權益,營造良好的工程建設環境和穩定的社會秩序;要加大建設資金的管理、監督和審計,加強制度建設,嚴格制度落實,確保建設資金使用規范、合理、透明。在確保工程質量、安全和有效控制投資的前提下,要全力加速推進黃羑段工程建設,為早日實現工程建設目標和從容應對金融危機影響作出積極貢獻。
郭庚茂在講話中強調,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對緩解河南省水資源嚴重短缺局面,促進產業結構調整,改善生態環境,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推動旅游產業發展,確保河南省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河南省將堅持服從國家大局、關注群眾利益的原則,整合一切優勢資源,凝聚一切積極力量,以高度的政治覺悟和臨戰的姿態,全力做到保證環境、保證服務、保證質量、保證進度、保證安全,確保工程建設在河南境內順利進行,努力把南水北調中線河南段工程建成一流工程、廉潔工程、生態工程、利民工程、和諧工程。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從加高擴容后的丹江口水庫陶岔渠首閘引水,沿線開挖渠道,沿京廣鐵路西側北上,全線自流到北京、天津。自2003年開工建設以來,南水北調中線石家莊至北京的應急供水工程已建成通水,丹江口水庫大壩加高工程混凝土壩54個壩段中已有45個壩段加高到新壩頂高程,河南境內的穿黃河工程、安陽段工程、新鄉和南陽試驗段工程建設進展順利。截至2008年11月底,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累計完成投資182.3億元,占中線在建設計單元工程總投資的64%。
此次開工建設的黃羑段工程擔負著向黃河以北地區的輸供水任務。工程起點為黃河北岸穿黃工程出口,終點為湯陰縣駙馬營村羑河交叉建筑物出口,線路全長195.252公里(不含潞王墳膨脹巖土試驗段1.5公里,其中渠道總長179.612公里,建筑物總長15.640公里),各類交叉建筑物279座。黃羑段工程設計總工期為36個月,靜態總投資為162.18億元,總投資為171.12億元。該段除承擔向黃河以北的輸水任務外,還可以向河南省焦作、新鄉、濮陽、鶴壁4個省轄市和輝縣、衛輝2個縣級市及溫縣、修武等縣供水。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