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6月底,我區共有私營企業38.96萬戶,從業人員307.48萬人,注冊資本(金)1.055萬億元,同比增長26.01%、14.30%、57.57%。全區以更大的力度和更實的舉措逐步解除制約非公有制企業發展的藩籬,在財政扶持、稅收優惠、用地保障等方面給予非公企業政策和資金扶持,激發出企業創新、創業的原動力。
非公經濟迎來“春天”
個人照片和圖畫可以訂做成畫框狀的超薄音響、可通過透明液晶屏制成的冰箱門聯網附近商家購買食品……這類智慧家電,在廣西三諾智慧產業園產品展示廳里比比皆是。2012年開工建設以來,該園區快速發展,今年上半年總產值已達到53.27億元。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自治區和北海市各部委辦局相關部門多次針對企業的申報工作、產業政策、工業信息化投資方向、體制改革、管理創新以及信息化工作給予指導和推進,協調解決企業籌建過程中的重大問題,推進產業結構戰略性調整和優化升級;北海市政府全力推行并行審批模式及綠色通道,北海市工業園區管委會提供的一站式保姆服務平臺等,有效提高了園區內各企業辦事效率。
充分釋放企業潛力
為深度挖掘非公企業的巨大潛力,全區上下持續發力,扶持其快速發展。《廣西非公有制強優企業培育計劃(2014-2017年)》提出利用4年時間,集中優勢資源,通過政策扶持、財政資助等方式,對非公有制企業特別是納入廣西非公有制強優企業培育計劃的100家企業進行幫扶。
2014年,自治區三級財政部門積極籌措資金,安排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專項資金同比均有所增長。自治區稅務部門落實各項稅收優惠政策,2014年全區享受免收稅收優惠政策非公有制納稅人52.04萬戶,免收費金額5278.45萬元;享受企業所得稅稅收優惠政策非公有制納稅人1.6159萬戶,減免企業所得稅27.94億元,切實減輕企業負擔。
一年半以來,我區培育的100家非公有制強優企業成效顯著:2014年,全區100家非公有制強優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實現增長的有66家,占培育總數66%,其中年主營業務收入比培育時增長20%以上的有55家,占55%。2014年主營業務收入已達到2017年培育目標的有24家,占培育總數的24%。在培育的100家非公有制強優企業中,首次出現年主營業務收入超過200億元企業;年主營業務收入超100億元的企業達7家,比培育時多2家;年主營業務收入50億元至100億元的企業達16家,比培育時多9家;全年共有2家企業上市,累計上市企業達9家。
持續激發發展活力
我區非公經濟發展態勢良好,但當前非公經濟發展中仍存在許多不容忽視的問題。比如,國有商業銀行針對非公經濟特別是中小微企業的貸款規模較小,非公經濟所需資金主要依靠民間融資,企業負擔重。
為持續激發非公市場主體發展活力,各市縣明確市縣領導及職能部門聯系服務企業名單,積極與聯系企業溝通。2014年,南寧市領導聯系服務重點工業企業140次,召開現場辦公會或協調推進會73次,累計協調解決企業問題150多個;自治區黨委統戰部、自治區非公辦聯合有關部門開展支持廣西非公有制強優企業發展服務活動,加強企業高層人員培訓,不斷提高企業經營管理水平。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