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上市公司股價聞風大漲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認為,核電重啟對未來核電產業以及對整個能源結構調整的影響大小,關鍵是看重啟之后審批的速度
近日,有消息傳出,國家重大核電示范工程山東榮成石島灣核電示范工程現場施工正式開挖,正在等待國務院核準。業內認為,這標志著暫停三年的核電項目在下半年獲得重啟幾成定局。
“蟄伏”三年之后核電重啟的消息讓核電板塊的股票倍受鼓舞,聞風大漲。
Wind數據統計顯示,截至7月30日收盤,核能核電指數較今年年初已經整體上漲了20.48%,其中上風高科、湘電股份、科新機電、中核科技、沃爾核材、丹甫股份等6只股票漲幅均超過40%,特別是丹甫股份,因為受臺海核電借殼的影響,年內漲幅已達到246.94%,在今年以來漲幅最大的股票中居第4名。
對整個核電產業鏈
都是利好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核電審批暫停了三年對該產業的相關公司打擊很大,現在核電要重啟了,利好全產業鏈。但重啟本身對未來核電產業發展的影響以及對整個能源結構調整的影響大小,關鍵是看重啟之后審批的速度,“一年審批一兩家也算是重啟,但影響會微乎其微;如果審批速度加快,對于核電發展影響就會比較明顯”。
中投顧問高級研究員任浩寧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核電重啟意在增加清潔能源、新能源的消費占比,以此帶動我國能源結構的優化調整,使我國能源結構與發達國家更加趨同。不過,按照我國核電項目的規劃數量和利用比例來看,核電并不足以徹底改變我國能源結構格局,只能在降低傳統能源占比時發揮“錦山添花”的作用。
根據核電中長期發展規劃,到2020年,我國核電裝機容量將達到5800萬千瓦,在建核電將達到3000萬千瓦,今后每年新開工核電機組將保持在4到6臺。根據國家能源局《2014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2014年擬新增核電裝機864萬千瓦,與2013年的221萬千瓦的實際裝機容量相比,將增加264%。
申銀萬國[微博]研究報告顯示,核能發電優勢明顯,高效穩定減排且經濟性好,具有相比其它能源不可替代的顯著優勢。相比火電無溫室氣體排放,相比水電和風電、太陽能高效穩定,2013年發電小時數7893小時,遠高于火電5012小時、水電3318小時、風能2080小時和太陽能1650小時;經濟性好,發電成本僅高于大型水電,與煤電成本相當,遠小于天然氣、風電和光伏發電;核電站投資回報高,2012年核電企業整體毛利率近40%,在執行新的全國標桿電價0.43元/千瓦時后,機組發電利潤約0.09元/千瓦時,凈資產收益率的水平近26%,遠高于煤電和水電。
林伯強認為,核電項目建設周期非常長,從找項目、選址立項到投入運營一般要10年時間,即便現在開始開工建設,到投產運營也要6年時間,所以現在重啟后批準的項目要到2020年之后才能發電,短期內還難以改變火電為主的電力產業結構。
新行業標準出臺
讓核電更安全
此外,7月17日,國家能源局批準了《核電廠核島機械設備材料理化檢驗方法》等164項行業標準。其中,核電標準達到81項,占了近一半,包括主泵電機、儀表控制、模塊設計、堆芯冷卻、壓水堆反應堆、常規島等。
從產業鏈來看,核電建設包括燃料供給、設備供應、電力輔業、發電企業核輸配電等多個環節。一是上游環節,包括核燃料、原材料生產;二是中游環節,包括核反應堆、核電核心設備(不含核反應堆)制造及核電輔助設備制造;三是下游環節,主要包括核電站建設及運營維護。
對于上述新的行業標準出臺,林伯強認為,安全問題是普通民眾對于核電最為關注的問題,核電重啟主要是基于治理霧霾的需要,本身干凈環保,發電成本雖然仍稍高于火電,但已經存在與火電的競爭力。但核電站的安全性一直遭到質疑,特別是日本福島核電站發生大規模核泄漏事故之后,人們對其安全性更加不信任。隨著一些新的行業標準出臺,“只能說比以前更安全一些,并不能保證絕對安全,只要建設核電站,就存在安全隱患,不可能是絕對安全”。
從能源結構占比來看,林伯強表示,當前核電在整個能源結構中占比只有1%多一點,預計到2020年能夠達到4%,現在在建的核電項目在未來幾年將陸續投產,但短期內難以發揮大的作用。
申銀萬國研究顯示,預計到2020年累計裝機將至少新增42GW,且“十三五”內陸核電放開概率較大。2013年國內核電裝機占比僅1.2%,遠小于全球9.8%的水平,未來提升空間大。
在治理霧霾的大背景下,核電與火電相比優勢突出,必將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有專家稱,100萬千瓦的燃煤機組和100萬千瓦的核電機組相比較,燃煤機組每年要燒300萬噸煤,而核電站只有20噸核燃料。前者排放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氮化物、煙灰達3500多噸,核電則是零排放。
短期內核電重啟并不會對火電、水電、風電和光伏發電造成太大的沖擊,長期來講,可能會略微擠壓火電的市場份額。任浩寧認為,核電項目投資動輒數十億上百億,產業鏈條各環節蘊含著巨大的投資潛能,這對于拉動地方經濟、提高就業人數、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有重大幫助。未來隨著核電項目審批的加快,各個地方政府均將引入核電站、核電產業園、核電巨頭作為重點經濟工作,各項優惠政策的出臺非常頻繁。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