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通暢當屬修路人最辛苦。上世紀八十年代初,修路還是人挑肩扛小推車送,許多瀝青路面是用人工鋪出來的。而現在都是機械化施工,工地上各種現代化的挖掘機、鉆孔機、壓路機、攤鋪機穿梭往來,并且采用了瀝青路面熱再生、水泥路面砸裂壓穩、改性瀝青同步碎石封層等新技術,有效提高了工程質量。
在養護上,最早的養路工用的工具是鐵锨和耙子,而現在在瀝青路面維修中采用溫拌瀝青、熱再生等新技術,提高了路面的排水、防水能力,提高了公路的安全性能。
開放三十年,煙臺公路可謂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1984年時,全市二級以上公路僅有590公里,而到2013年,全市干線公路通車里程達到2353公里,全市高速通車里程突破500公里大關。現在,煙臺高速公路建設仍在“快車道”上,預計今年下半年,蓬棲高速公路將開工建設,另外,文登至萊陽、龍青高速龍口至萊西段兩條高速也已提上開建日程,煙臺高速公路籌建里程又將增加約150公里。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