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灣淺淺的海峽,將山東半島和遼寧半島分隔開來。從煙臺到大連,直線距離只有170公里,然而乘船需航行8小時,公路則需顛簸1400公里。
近年來,隨著南北運力日趨緊張,東北老工業基地亟待振興,以及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蓄勢崛起,一個18年前就已提出的跨海大通道構想,再次進入人們的視野。
關東可以不再遙遠
渤海是我國最大的內海,海域面積7.8萬平方公里,平均水深25米。從遼東半島沿海岸到膠東半島,三面大陸七省(區、市)如英文字母C環繞渤海,形成環渤海地區,陸地面積112萬平方公里,大小城市150余個,總人口3億人,是我國重要的經濟區。
魯東大學副校長柳新華是渤海海峽跨海通道研究課題組的副組長,他1992年最早提出建設煙大輪渡的構想。柳新華認為,長期以來,由于海峽相隔,渤海南北兩岸的客貨交流和經濟來往一直受到交通瓶頸的制約,東北與山東乃至長三角、珠三角的聯系都因此受限。由于路途遙遠,過去“闖關東”是一次充滿艱辛的人口遷移。
渤海海峽南北兩岸最短直線距離只有106公里,兩端分別是遼東半島的旅順和膠東半島的蓬萊。柳新華說,如果能修通這兩地之間的大通道,那么原來的繞渤海“C”型運輸就變為“Φ”型運輸,進而形成縱貫我國南北從黑龍江到海南十省(區)一市的東部鐵路、公路交通大動脈。經此大通道,東北至山東和長三角的運距,比原繞道沈山、京山、京滬、膠新、隴海線等縮短400公里至1000公里。
山東省交通科研所研究員許云飛說,大通道建成后可以將我國東北地區、環渤海地區、長三角、珠三角等4大經濟區域和俄羅斯東部地區緊密地串聯起來,并與全國及東北亞地區形成一個龐大的市場網絡,擴大我國東北地區及俄羅斯重工、木材、化肥、糧食等物資與內地的交流,擴大華東地區輕工、食品、電子等物資與東北及俄羅斯的交流,增強華北地區煤炭南下北上能力,加強4大區域信息、科技、人才交流,為實現區域經濟一體化奠定基礎。
有望打破渤海南北兩岸物流瓶頸
讓柳新華等人有底氣的是環渤海地區的重要經濟地位。2009年,環渤海地區實現國民生產總值102356億元,占全國的31%,并且環渤海地區的原煤產量約占全國的一半,原油、鋼鐵等產量約占全國的40%,這一地區和外界的物流量十分龐大。
目前,渤海海峽北岸布有京沈線、京錦線、京通線和哈大線,運能高達數億噸,而海峽南岸則只有藍煙線-膠濟線,客運能力為6000萬人,貨運能力為1 .3億噸。由于缺少一條由東北直通山東的便捷通道,導致北岸進出關運輸不堪重負,而南岸運輸通道開發不足。目前,山海關的鐵路運輸滿足率只有30%-40%。
鑒于現在北緊南松的交通運輸情況,渤海海峽跨海通道研究課題組認為,目前海峽南北之間的潛在汽車日流量至少在3萬-4萬輛左右。預計2015年潛在汽車日流量將超過10萬輛。
對此,有人質疑說,已經投資33.5億元修建了大連至煙臺的火車輪渡,為什么還要修公路鐵路大通道?柳新華說,目前煙大鐵路輪渡已投入運營,總設計未來最大能力為日運50列火車和2500輛汽車,加上其他客貨輪汽車輪渡,日運汽車也只有5000多輛能力,仍難適應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目前,進出東北的貨車有相當一部分還是經山海關繞行1600公里。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