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入6800多億元外媒稱中國西部大開發要提速可實現產業鏈轉移拉動內需開發大西部鄰國也能沾沾光。
7月5日,西部大開發工作會議在京舉行,會議決定,繼續向西部地區投入6800多億元人民幣,用于鐵路等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在“西部大開發”戰略實施十周年的大背景下,這一消息使外媒的目光再一次從東部轉到了西部。
法國廣播網說,溫家寶總理用“優先”這個詞強調西部大開發在我國區域協調發展總體戰略中的地位,明確了西部開發將超越珠三角、長三角、環渤海,甚至凌駕中部、東北之上的地位。
報道稱,中國政府大手筆向西部投入6800多億元,是過去十年總和的一倍多,可見開發大西部是真的動起來了!這一決策將有利于中國經濟長期可持續增長。
內容解讀
這是“西部大開發”提速版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英國路透社用這句中國老話來形容目前政府對東、西部地區支持力度的轉變。2000年西部開發的投資已達到2.2萬億美元,而這次大手筆的投入被視作原有計劃的提速版。
美國廣播電臺VOA記者說,他最近在中國西部地區采訪時發現,相比十年前,雖然老百姓生活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與東部的差距并沒有縮短。
美國《僑報》的文章也表示,“西部的先天條件比較惡劣,這是一個必然的現象,政府投入到最終變現需要時間。”
不過,國外分析人士一致認為這次繼續加速“西部大開發”對中國是件大好事,法新社甚至稱,這是中國促進內需努力的一部分,有利于中國經濟長期可持續增長。
英國諾丁漢大學當代中國學學院院長、經濟學家姚樹潔在接受采訪時說,開發西部將緩解今晨東部地區的人口壓力、并實現產業轉移,從而緩解經濟矛盾。
事實上,西部大開發戰略實施10年來,東部地區的一些制造業為了尋求更為低廉的工資已經向重慶、成都等西部城市轉移。這其中包括摩托羅拉等大型跨國公司。
媒體標題列表
德國之聲7月3日北京戰略:讓新疆經濟強于鄰國
美國《華爾街日報》7月6日中國發改委:今年投資6800多億元在西部新開工23個工程
美國《紐約時報》7月6日中國花錢買西部穩定
新加坡《聯合早報》7月6日23項重點工程西部大開發今年規模最大
英國路透社7月8日中國政策全方位向西部傾斜
韓國《朝鮮日報》7月8日中國斥巨資推進“西部新十年計劃”
美國之音VOA7月8日中國西部地區十年內要上三大臺階
美國《市場觀察》7月9日中國斟酌資源稅以援助貧窮省份
西部地區同東部、中部地區發展階段的差異
名目東南沿海中部西部占全國GDP50.523.618.5的比重(%)
占全國人口37.232.127.9的比重(%)
人均GDP(元)890848433693城市化率(%)54.043.038.3
(數據來源:中國國家統計局和國金證券)
解讀影響
拉動內需鄰國也能沾光
近期有人擔憂中國增長放緩,不過,路透社援引巴克萊資本證券公司的觀點稱,該戰略的公布顯示出發展的需求和投資將在今后幾年繼續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基礎和保證。
美國《華爾街日報》也說,在貨幣緊縮政策嚴重影響經濟發展的危急時刻,官方的這一表態明顯是為了穩定投資預期,同時通過政府主導的基礎設施投資來拉動脆弱的經濟。
韓國媒體則看到中國西部開發對韓國經濟可能帶來的有利影響。該國《朝鮮日報》說,中國全力以赴推進西部地區的產業開發對于以信息技術、化學、內需消費品等行業為主的韓國企業來說,也將帶來新的投資機會。
開征資源稅助西部資金積累
對這次西部大開發的解讀,外媒不僅將目光放在工程建設方面,還關注到西部資源稅、企業稅將改革。
報道稱,發改委公布2010年西部大開發新開工23項重點工程的同時,中國總理溫家寶表示,西部地區企業的所得稅將從現在的25%減少到15%,并按照市場價格對煤炭、原油、天然氣等資源征稅。
在公布上述決定之前,中國總理溫家寶曾表示,“當前的國內外經濟形勢仍然極為復雜”。美國之音的報道說,分析人士認為,資源稅正是破解中國經濟面臨的這種“極為復雜”處境的重要途徑之一。
中國社科院區域經濟研究專家徐逢賢對此解釋為,中國原來對西部地區的資源產品是按量征收,現在是按照資源運輸到消費地,根據消費地的價格來征收了。這樣一來就能加速西部地區資金積累速度。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