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經過4250米的掘進,“穿越號”盾構機終于到達邙山隧洞出口,至此,南水北調咽喉工程——中線穿黃工程上游隧洞全線貫通。
國務院南水北調辦公室主任張基堯在貫通儀式上說,南水北調中線穿黃工程是南水北調工程中投資較大、施工難度最大、立交規模最大的控制工期建筑物,也是當前中國最宏大的穿越大江大河的工程。
南水北調中線穿黃工程上游隧洞總投資31.37億元,由中國中鐵隧道集團、中國葛洲壩集團聯合體承建,于2005年9月27日開工建設。
據中鐵隧道集團穿黃項目部經理李榮智介紹,兩條引水的穿黃隧洞是整個穿黃工程最引人矚目的控制性建筑物。每條隧洞總長4250米,其中過黃河段長3450米,邙山隧洞段長800米,在黃河底部最大埋深35米,單洞直徑7米,采用目前世界上較為先進的盾構技術進行挖掘施工。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建設目前取得了重大進展。張基堯介紹說,中線京石段工程繼2009年完成向北京應急供水3.4億方任務后,今年再次實施向北京應急供水。中線丹江口大壩加高工程主體壩段已加高到設計高程,南水北調的咽喉工程──東、中線穿黃隧洞工程全線貫通。一大批工程項目陸續開工建設,東線黃河以南、中線黃河以北連線建設的良好態勢已經形成。
截至2010年5月底,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已投資879.0億元,其中中央預算內投資231.9億元,中央預算內專項資金(國債)106.5億元,南水北調工程基金97億元,國家重大水利工程建設基金138.3億元,貸款305.3億元。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