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洪在會議上發言
2010年3月27日,由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主辦的第八期“經濟每月談”在北京內蒙古大廈舉行,主題是“西部大開發十年回顧與展望”。鳳凰網財經全程報道本次研討會。四川省政協副主席解洪在研討會上表示,現在國家在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同時,已經著眼于促進開發政策向開發發展政策并重轉變。促進開發為主向開放開發并重轉變。以下為會議實錄:
王春正:
感謝孫永福部長的發言。下面請四川省政協副主席解洪同志發言。
解洪:
尊敬的培炎同志、主持人、各位領導、同志們,很感謝給我們四川一個發言的機會,也給我們一個很好學習的機會。因為經歷了一次大的發展,總在關鍵的時期需要進行系統地總結,在總結的基礎上去更好地展望未來。所以,這個會議非常重要。
西部大開發是黨中央、國務院在世紀之交從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全局出發,為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為加快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實施西部大開發的實踐,也是實施西部大開發的關鍵。是包括四川在內的西部12省區,使經濟發展再上了一個臺階,社會事業長足發展,基礎設施極大改善,人民生活更加殷實。
從根本上來講,是對我們國家科學發展觀理論和實踐結合的有力探索和實證。四川省認真研判發展趨勢,抓住西部大開發帶來的重大機遇,制定并實施了追趕型跨越發展的重大目標。近年來又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和“5·12”特大地震災害的嚴峻挑戰的同時堅持用科學發展觀統領開發和發展的工作,加快災后美好家園的建設,積極打造西部經濟發展高地,為更好更快地發展蓄積強大勢能。
在總結十年、展望今后的關鍵時期,現在國家已經在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同時,已經著眼于促進開發政策向開發發展政策并重轉變。促進開發為主向開放開發并重轉變。兩個方面實施了轉變,站在新的歷史起點,應該進一步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和國家總體戰略部署,加快諸如成渝經濟區、關中天水經濟區、北部灣重點區域的建設發展,建設成為國家新的重要增長極。按照剛才培炎同志講話,我們在統籌全局的基礎上進行重點突破的探索,主要內涵是引領西部大開發大開放的核心區、現代產業的集聚區、統籌城鄉改革發展的試驗區、生態文明建設的示范區。特別是要通過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實現重點突破,做到高效發展,我們提出了五個方面的建議:
第一,新一輪西部開發要實現重點突破,可以為國家戰略調整開創新局面。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針對國內外經濟形勢的變化,我們作出了重大的戰略調整,更加注重區域的協調發展,更加注重城鄉統籌發展,更加注重可持續發展。應該以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點為契機,用創新的思路和改革的辦法去破解發展中的難題,力爭在全面改善民生和擴大內需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將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實現我國經濟又好又快發展開創新的局面。
第二,新一輪西部開發實施重點突破,可以為西部發展注入新的活力。我們可以借鑒改革開放以來,東部地區率先發展的有益經驗,推動基礎較好的地區去集約地加快發展。這將會為深入推進西部大開發提供重要的引擎,這就要根據國家主體功能區規劃,依托重點區域的資源條件,技術實力和產業技術,大力發展生態環保的綠色產業,引領未來發展的高新技術產業和處于價值鏈高端的現代服務業。這就不斷為西部大開發提供了強大的產業支撐,并且將為我國下一輪經濟高速發展培育新的增長點。
第三,新一輪西部開發,實現重點突破,可以為西部大開放開辟和拓展新的途徑,以大開放帶動大開發,是深入推進西部大開發的必然選擇。按照充分開放的要求,在我們繼續搞好擴大東向、北向和注重西向開發的同時,正如剛才榮凱同志也講到,我們如何順應我國加強與東盟、南亞合的大趨勢,抓住商品貿易人民幣結算的試點,以及今年中國和東盟貿易全面實行零關稅的政策機遇,更加注重突出南向開放,努力開辟便捷的出海通道,這就會為我們國家西部大開發開辟新的途徑,也根本改變我們國家對外開放的格局。把開放和開發有機結合起來,把國家的支持和面向世界在更大空間范圍去配置資源和市場結合起來,這是今后發展的重點。
第四,新一輪西部開發實現重點突破可以進一步構筑生態安全屏障,西部各省市區地域遼闊,是國家環境和生態戰略的重要屏障,應在加快經濟發展的同時,按照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態文明理念,促進節能減排和發展循環經濟,特別是一些重點區域要下決心把它建成生態文明示范區,為國家生態安全構筑新的有效屏障。
第五,新一輪西部開發實現重點突破,可以為國家安全、社會穩定增添新的注釋,西部是國家的戰略要地,也是經濟腹地,也是國家長治久安的關鍵的地域所在。西部擁有豐富的能源和其他的自然資源,西部已經通過多年的努力,具有較強的重大裝備制造能力和科研力量,加強西部的幾個重點區域發展,有利于進一步強大、壯大內陸的工業基地,帶動民族地區和欠發達地區發展,為確保國家安全、經濟安全和社會穩定增添新的可靠保障。
最后,也利用這個機會,向尊敬的培炎同志、在座的各位領導、新聞界的朋友們,感謝大家對西部的關心,特別是感謝大家對四川“5·12”地震救災和災后重建的支持,謝謝大家!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