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京滬高鐵德州東站舉行開工典禮儀式。鐵道部京滬高鐵副總指揮、濟南指揮部指揮長王炳祥,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雷建國,市委副書記、市長吳翠云,中鐵建設集團總經理趙偉,市政協主席田玉茂,市人大常委會第一副主任蘭忠良,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袁秀和,市委常委、秘書長滿春重,副市長翟長生等出席。袁秀和主持。
雷建國宣布開工。
吳翠云在講話中指出,德州東站是京滬高鐵和石濟客運專線的綜合樞紐站,也是京滬高鐵沿線地級城市中規模最大、等級最高的車站。高鐵建成通車后,將極大縮短德州與北京和長三角經濟區的距離,對于推動魯西北乃至整個黃三角高效生態經濟區經濟的快速發展,促進德州更直接地融入環渤海經濟圈、接受長三角輻射,集聚發展要素、參與區域分工將起到十分重要的推動作用。她表示,德州市委、市政府將把配合、服務京滬高鐵及車站的建設作為義不容辭的責任,加強與高鐵指揮部和建設單位的密切協作,為工程建設創造一切便利條件,進一步加大施工環境的整治力度,強化社會治安管理,努力營造良好的施工環境;優先保障工程建設用電、用水、用氣需求,打破區域和行業觀念,積極整合供應各種建設資源,確保工程建設順利推進,努力把德州東站打造成京滬高鐵全線的精品工程和地標性建筑。同時將同步推進高鐵片區的基礎設施建設,盡快啟動各項重點工程,加快高鐵片區的建設步伐,努力把京滬高鐵德州東站的巨大集聚輻射效應發揮到極致,進一步促進全市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王炳祥在講話中指出,自京滬高鐵開工以來,德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積極組織征地拆遷、率先完成房屋拆遷和三電遷改工作,為工程建設創造了良好環境。他要求,參加德州站建設的設計、施工、監理等單位,要精心組織、精心施工,全面推進標準化管理,堅持高標準、高質量、高效率,實現安全、質量、工期、投資、環保、技術創新“六位一體”的控制目標,通過路地雙方共同努力,把德州站建設成為技術創新工程、質量精品工程、資源節約工程、環境友好工程、社會和諧工程,為德州市和山東省的經濟社會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趙偉介紹了項目建設情況。
鐵道部京滬高鐵總指揮部、省發改委鐵路辦、省鐵路建設投資有限公司、中鐵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北京鐵路局、鐵道第三勘察設計院、中鐵一局集團公司、華鐵工程咨詢有限責任公司有關同志;市京滬鐵路建設協調領導小組全體成員、市經濟開發區、市直有關單位負責同志參加。(記者 李根 通訊員 馮新中 袁霞)
鏈接◆◆
京滬高速鐵路德州東站位于德州經濟開發區高鐵片區,是京滬高鐵沿線地級市中等級最高、規模最大的車站,該工程總投資3.9億元,包括主站房、無柱風雨棚等設施,總建設規模5臺13線。其中,站房建筑面積為19810平方米,共3層,總建筑高度為29.7米;無站臺柱雨棚覆蓋面積為55750平方米,總高度14.292米,采用線側下式站型、上進下出旅客流線模式進行設計,站房工程預計2010年底完成。
搞好服務保障乘勢跨越發展
京滬高鐵德州東站開工建設,德州在跨向“高鐵時代”的征程上邁出實質性一步,這是一項對于加快發展、擴大開放、改善民生具有重大意義的工程,各級各有關部門要搞好服務、優化環境、強力保障,確保工程順利進行;抓住機遇、乘勢而上、奮發有為,努力推動經濟社會更好更快發展。
疏通一條動脈,活躍一條生命;改善交通條件,改變一個地區。當年,京福高速公路的建成,為德州發展開放開辟了一個新天地;現在,京滬高鐵的加緊建設,預示著德州又迎來了一個跨越的新契機。高鐵建成后,德州將更直接更深層地對接京津冀濟、融入“環渤海”經濟圈,將更緊密更頻繁地借勢“長三角”,促進南融北接戰略提檔升級、深化拓展。德州素稱“九達天衢、神京門戶”,京滬高鐵建成后,九達天衢更暢達,神京門戶添光彩。高鐵德州東站的建設,則成為德州借勢發展的一個有力支點。
好事辦好,尚需付出艱巨努力。高鐵及相關站點、輔助設施的建設是興市惠民的喜事好事,但又可能面臨困難甚至阻力。這就要求各級各相關部門增強大局意識,改善服務、優化環境,整治 “三亂”、排除干擾,確保施工順利進行。今年是“高效服務,高效落實年”,高鐵及德州東站建設理應成為高效服務的示范點、高效落實的試金石、優化發展環境的載體。
乘勢而上,增創發展新優勢。要借助高鐵建設的契機,科學謀劃、超前布局,在發展高端物流等現代服務業方面實現更大突破。借助德州東站開工機遇,加快中心城區和3個示范區建設,增強帶動輻射作用,促進統籌發展。借勢高鐵建設,加快推進濟德一體化,主動融入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加強對港澳臺、珠三角、長三角、京津濟的招商引資活動,努力把高鐵建設的機遇用到極致,把優勢發揮到極限。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