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大開發即將迎來新的發展階段。在過去十年,西部地區GDP增長年均達11.6%,雖然使東西部之間相對差距縮小,但絕對差距仍在進一步增大。西部,成為中國區域協調發展的“深水區”。西部的未來在哪里?面臨著什么樣的挑戰?突圍路徑何在?國家新政策又將在何時出臺?……針對全國“兩會”上代表委員關注的諸多焦點。昨日,商報特邀陜西省發改委主任祝作利、重慶市發改委主任楊慶育,就上述系列問題進行對話。
政策支持 期待更高含金量
目前,規劃正在國家各部門征求意見,最終出臺的東西是否具有真正的含金量,還在各大區域之間博弈,西部需要攜手爭取。
重慶商報:西部開發進入新10年,目前各方都在期待最終規劃出臺,但國家仍然面臨中部崛起、東部率先、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等平衡,蛋糕如何切分呢?
楊慶育:這幾個區域中,只有西部是“戰略”定位。最困難、資源最集中、發展潛力最大的是西部。金融危機中,作出很大貢獻的也是西部,國家應該是主要傾斜西部地區。
祝作利:政策是非常好的,對西部下一個10年的發展有真正的含金量。但在各個部委征求意見時,意見很不一致。我們最擔心政策制定得很好,但出臺時有含金量的沒了。
重慶商報:這樣的例子出現過嗎?
祝作利:多了,當然在政策制定的過程中,不斷的調整修改是很有必要的,政策要有操作性。我們希望既能注重操作性,把真正有意義的東西保留,所以西部要聯手呼吁爭取。征求意見,也是一個博弈的過程,國家要從全局來考慮。
資源配置 要多向西部傾斜
政府有形力量小了,但有限的資源配置能量,應更多地向西部傾斜,否則無法解決東西部協調、均衡發展的局面。
重慶商報:在改革開放30年的過程中,通過國家強有力的支持,東部沿海地區飛速發展。西部開發進入新10年,路徑是否會發生改變?
楊慶育:經濟發展越滯后的地區,政府引導顯得越重要,否則西部開發再搞幾十年,東西差距會越拉越大。30多年過去了,沿海率先發展的目標實現了?,F在輪到重點發展西部等板塊,縮小地區差距的時候。如果政府在有限的資源配置權力下不給西部多分點,地區發展就更不均衡,想拉近東西部的差距就更困難了。
祝作利:我十分贊同,政府有限的資源配置能力,就應該更多的用到西部。
重慶商報:國家有限的力量在西部開發第二個十年中如何發揮作用?
楊慶育:無論是長三角還是珠三角的崛起,都是通過重點極點帶動實現的。但西部大開發前10年,政策是普惠的,沒有形成通過大城市發展,帶動周邊資源向其集聚輻射。
進入第二個10年,國家應規劃發展重點區域,給予一定的優惠政策形成“洼地”,如成渝經濟區、關中-天水經濟區、北部灣經濟區等,以增長極帶動更符合西部的開發戰略。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