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這次“成功”的預爆破,株洲官方網站的一則消息是這樣介紹的,“此次試爆已通過專家論證,周邊居民無需擔心安全。就在“無需擔心安全”的專家結論言猶在耳之際,悲劇發生了。
去年的汶川地震之后,出了個“橋堅強”。說簡陽有一座40歲的橋,經歷了地震沒垮。后來施工方在橋上打了2000多個炮眼,動用了380公斤炸藥,竟然也沒有能把橋炸倒。不少人強烈呼吁保留這座真正象征著堅強不屈精神的橋以資紀念,然而它最終還是被無情地拆掉了。
一年之后,在既沒有地震更沒有海嘯的湖南株洲,又出了個“橋脆弱”。說的是株洲市區紅旗路有一高架橋,芳齡只有14周歲。就在17日下午5時左右,這座才14歲的橋突然發生坍塌事故,截至18日前已確認9人死亡,16人受傷,24臺車被砸壓。
好好的一座高架橋為什么成了“橋脆弱”?這可能是目前關注此事件的公眾最想知道答案的一個問題。報道稱,紅旗路高架橋的部分橋墩在15日曾進行了一次預爆破,原計劃20日再對余下橋墩進行爆破拆除。對于這次“成功”的預爆破,株洲官方網站的一則消息是這樣介紹的,“此次試爆已通過專家論證,周邊居民無需擔心安全。”另還有當地媒體報道稱,“這次高架橋橋墩試爆所發出的噪音只有30分貝左右,爆破結果也非常滿意。”就在“無需擔心安全”的專家結論言猶在耳之際,悲劇發生了。
于承平日久的年代里,這樣的重大安全事故———尤其是本可避免的重大安全事故更令人扼腕,也發人深省。死者已矣,生者還要繼續。總不能走在人行道上還要擔憂可能會有一輛“70碼”的賽車飛撞過來,駕駛著汽車走在橋上或橋下還要擔憂可能會有一次突如其來的坍塌。要避免這些安全事故,就必須找到真相,讓有責者有所承擔,讓后來者有所畏懼,讓法律與制度令出必行———總之,讓人禍遠離。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