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給上海世博會園區展館及配套設施全面建設,起到示范樣板作用。5月21日,上海世博會園區樣板組團項目正式開工建設,這是上海世博會園區首批正式啟動建設的場館,標志著世博園區場館建設及配套設施進入了實質性建設階段。該項目將于2007年12月完成建設。市府副秘書長、世博局局長洪浩正式宣布樣板組團開工。
樣板組團項目是指在世博會園區框架內,選取包含各類場館建設相關內容的組團項目,是在組團規劃層次結構中的小系統項目集成。主要包含六部分內容:外國國家館、公共配套服務設施、高架步道(人行平臺)、出入口廣場及停車場、市政附屬設施和園林景觀。上海世博土地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白文華表示率先啟動世博會園區樣板組團項目,主要希望為世博會園區各展館及各項基礎設施全面實施提供功能設置、技術標準的樣板,摸索世博會園區全面建設過程中的綜合管理和協調工作,直接為會展服務。
這次開工建設的世博園區樣板組團項目位于A片區東部,規劃為亞洲國家館。東接白蓮涇,西至高科西路,南至南環路-沂林路,北至浦明路。規劃用地面積為17.7公頃,規劃建筑面積約為4.6萬平方米,其中包含了建筑面積和用地面積均為1.6萬平方米的外國國家自建館。
樣板組團中,外國國家館共16個館,規劃建筑面積3.4萬平方米。分成三類:第一類為9個由組織者負責建設到毛胚階段,出租給各參展國使用的租賃館,建筑面積約為14000平方米。租賃館分為500平方米、1000平方米、2000平方米三種面積類型,參展國租賃后需進行必要的室內外裝修;第二類為聯合館,由組織者負責建設完成,在展會期間免費提供給部分發展中國家使用,聯合館為1個館,建筑面積約為4000平方米。第三類為自建館,將按照規劃預留場館用地,由參展國自行建設,共6個館,總建筑面積約為16000平方米。
除了展館外,樣板組團中還包括:
――公共配套服務設施。與世博會場館相配套的公共服務設施,主要有餐飲、零售、援助、功能設施,如餐廳、商店、醫療急救、保安、銀行、郵局、公廁等,建筑面積約為1.1萬平方米。
----高架步道。高架步道是高出地面6米的人行平臺。是世博會園區連接展館和室外空間的重要人流通道,它將各個片區有機串聯起來,并連接世博園區各個主要入口,形成地面和高架兩層的人流通道,具有分流、遮陰、避雨功能,面積約1.2萬平方米。
----出入口廣場及停車場。在世博會園區出入口設置的一定規模的內、外廣場,同時包含出入口大門、服務設施等配合引導和集散人流,總用地面積約9.8公頃。
----市政附屬設施。主要有人行天橋、園區內給排水工程、環衛站房等,建筑面積約1000平方米。
----園林景觀。涉及園林綠化、鋪地、燈光、裝飾、小品、標志、圍欄等美化環境的各類設施。
世博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在上海世博會世博園區樣板組團設計工作中將積極貫徹科技辦博,勤儉辦博,人文辦博的原則,體現生態、環保、節能的設計思想。針對項目臨時性特點重點考慮建筑結構便于施工與拆除,所用的建筑與裝修材料能夠回收并再次利用,減少臨時場館拆除后的建筑垃圾。在材料選用方面重點突出循環利用和環保理念,擬采用再生木(塑木)、玻璃纖維板(GRC板)、透水地面、塑料排水檢查井等再生和可再生材料。在新技術選用方面擬采用輕鋼結構技術、無比鋼結構術等技術,同時采用拼接園藝綠化箱、局部噴霧降溫系統、節能節水廁所、垃圾分類收集、自動遮陽系統、風光互補燈具、太陽能滅蚊等新系統。
背景資料:上海世博會園區規劃方案在綜合了步行適宜距離、人體認知度和參觀者認知度等要素,設計成“園、區、片、組、團”五個層次的結構布局。其中:組是指平均用地規模為10至15公頃的展館“組”,包括浦東8個組和浦西4個組;團是指平均用地規模約為2至3公頃的展館,每個展館團可布置40至45個辦展單元,并按方便和就近的原則,設置小型餐飲、購物、電信、母嬰服務等公共服務設施,每個“展館團”總建筑面積為2至2.5萬平方米,園區內共有26個團。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