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的鐵西,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關注:6月9日,國家發改委和國務院振興東北辦授予沈陽“示范區”稱號。6月25日,沈陽市委、市政府作出了鐵西區與細河經濟區戰略重組的重大決策。8月2日,國務院批復《東北地區振興規劃》,為東北老工業基地復興劃出了新航道。市委常委、鐵西區委書記李繼安對這些重大決策非常振奮,他說:“這為鐵西提供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勢必產生更大的效能,釋放出更多的能量。鐵西又站在一個新高度的重要節點上。”
五個“同心圓”積聚爆發力
8月27日,記者在投資50億元的中弘再生資源園的施工現場看到,由300多人組成的施工隊正在緊張施工。相隔不遠,投資16億元的沈陽寶利斯投資有限公司新型建材等13個超億元項目都在做著開工前的準備工作。
“細河經濟區劃入鐵西,鐵西區有了更多更大的機遇和發展空間。同時避免鐵西區與細河經濟區兩區分開管理帶來的重復建設和資源浪費?!边|寧省社科院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王廣林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重組后的大鐵西將沈陽經濟技術開發區、(張士)出口加工區、化學工業園區、冶金工業園區等5個區,變成了一個“同心圓”,明確了各自的定位功能:鐵西區重點發展現代商貿服務業,著重以“三產”為開發區提供支撐;開發區和出口加工區重點發展裝備制造業,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世界級裝備制造業基地;化學工業園區重點發展石油化工、精細化工、新型建筑材料產業,建設新型化工產業基地;冶金工業園區重點發展黑色金屬、有色金屬精深加工產業,建設新型冶金生產基地。五區聯動,從而形成同頻共振的發展體系。
百億企業群落呼之欲出
一位經濟學專家在給鐵西裝備制造業“把脈”時說,目前老工業基地的振興,缺的不是融資概念,也不是社會資源,而是領軍的百億企業。鐵西區決策者意識到,鐵西重工業發展到如今,不出現百億企業群落,與裝備制造業聚集區的地位不相稱、更與裝備制造業示范區的稱號不匹配。為此鐵西區開出了創建百億企業的“時間表”:今年年底機床集團、北方重工集團、遠大集團率先實現產值過百億,沈鼓集團、特變電工沈變、三一重裝等5家企業在五年內實現此目標。不僅如此,機床集團還將目標提高到世界前五強;已將分公司開到世界各地的遠大集團定位是世界行業第一;北方重工集團已成功收購德國維爾特公司,掌握了盾構機制造系統的核心技術,成為國內第一個能夠自行設計并制造全部三種盾構機的企業。從華晨、寶馬,再到世界500強的美國艾默生、貝卡爾特公司,這些企業已經為大鐵西在世界裝備制造業爭得了“話語權”。一個百億企業的集群已呼之欲出。
找準與國際產業鏈的“對接口”
為實現“鐵西制造”與全球產業鏈的對接,參與全球產業的分工,鐵西區決定以建設“沈西工業走廊”為主體,重點發展“6+3”產業格局——即數控機床、通用石化裝備、大型專用機械、輸變電、汽車零部件、工程機械等6大產業,加上新能源裝備和冶金、化工機械、建材3個新產業。新格局、新產業將實現“三個帶動”:帶動產業集群建設;帶動中小企業發展;帶動化工、冶金、建材等相關產業發展,使沈西工業走廊的優勢產業和特色產業共同發展,從而提升沈西工業走廊的競爭實力。
在綿延幾十公里的沈西工業走廊上,記者看到,200多個裝備制造企業次第排開,東起鐵西三環,西至遼中縣城,南起渾河,北至秦沈高速,規劃面積850平方公里的以裝備制造業為主體的重化工業基地已現雛形。公共制造、研發、金融服務、現代物流和人才培養等五大公共平臺的迅速建起,正在成為裝備制造業發展的強大支撐。
鐵西區區長李松林告訴記者:“國際化、市場化,是大鐵西最為重要的戰略?!苯衲晟习肽?,鐵西區直接利用外資5.6億美元,同比增長21%,連續三年居沈陽市之首。在此良好局面下,28家世界500強企業與83家跨國公司紛紛前來投資,鐵西正與世界級的企業站在一個平臺上競爭;鐵西裝備制造業的77個主要產品中,有44個產品居國內同行業首位,盾構機、百萬噸乙烯裝置用離心壓縮機、900兆伏安變壓器等18種產品列世界前10位。
鐵西,正融進世界經濟之中,發力起飛……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