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年度亞太地區最大的工程機械展——第十屆北京國際工程機械展覽與技術交流會(簡稱:BICES 2009 ),于2009年11月3日——6日在北京九華國際會展中心盛大舉行,全球工程機械行業的知名企業匯聚一堂。
炫麗的開幕式之后,是各參展商與客戶濃墨重彩的盛大主題互動活動。中聯重科小小的展示場地上熱點不斷,土方機械媒體見面會、QAY350全路面汽車起重機交付儀式、首臺CIFA58米泵車交付儀式熱鬧非凡,中聯重科邀請到國家相關部門領導和專家及高端客戶在高峰論壇上暢談“工程機械全球化服務”吸引著參展客戶與媒體的關注?!皠撔碌脑慈薄新撝乜茀⒄巩a品主題推介會闡述了行業技術發展的前瞻及推動技術進步的嚴謹理念。
“全球混凝土機械供應商‘老大’,本次展會場地這么小,是刻意的吧?低調更煽情?”對于記者調侃式的問話,中聯重科高級總裁張建國笑而不答。
持續創新,引領行業技術發展
中聯重科在我國工程機械科研上有著獨特地位
成立于53年前中聯重科的母體建設部長沙建機院曾經是國家行業歸口的科研院所,在計劃經濟時代承擔了行業技術進步和發展的責任,奠定了工程機械裝備行業發展的技術基礎,為中國工程機械行業今天的輝煌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1992年,中聯重科在國家級科研院所的母體上創立,并于1993年成功研制出我國第一代成熟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混凝土泵產品。編號為001的第一臺混凝土泵于當年7月1日出廠。此后,這臺泵先后參與了東北很多重點工程的施工,還曾出國到朝鮮服務施工建設。2008年,施工單位把這臺元老級的珍貴拖泵,回贈給了中聯重科。應中國工程機械協會的邀請,這臺泵將參加“成就輝煌——60周年工程機械行業成就展”特展,生動再現我國工程機械行業的成長足跡。
從這臺混凝土泵開始,中聯重科在“科技產業化、產業科技化”的道路上不斷實現跨越式發展;從92年創辦產業、2000年成功上市,直至2008年中聯重科相繼完成對意大利CIFA、陜西新黃工、湖南車橋廠、華泰重工、信誠液壓等企業的一系列并購。創造了從一個科研院所到一個百億跨國集團的精彩演繹。
這次展會上,中聯帶來了12大類18款各具特色的新產品,集中反映了中聯重科在混凝土機械、工程起重機、建筑起重機械、路面機械、土方機械、專用車輛方面的發展動態。
QY130V與QY150V汽車起重機分別是國內最大噸位的五橋汽車起重機和批量生產最大噸位的汽車起重機。而在展區現場舉行了QAY350全地面汽車起重機的交付儀式,它和即將面世的500t全地面起重機,是中聯重科承擔“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課題——“大型移動式起重機研究與產業化開發”的直接成果,和QY130V與QY150V汽車起重機采用的行業最優的準橢圓形橫截面吊臂一樣,均是中聯重科運用多年設計制造移動式起重機的技術優勢,通過一系列的技術攻關開發出的高技術含量、高性能、高可靠性的起重機產品。它擁有國際領先水平的的吊臂技術、伸縮技術、控制技術、油氣懸掛技術、自裝卸組合式活動配重和符合人機工程學的操縱室;擁有國際一流品質的起吊性能、卷揚機構、上車動力、下車動力、傳動裝置、超起裝置和塔式副臂。其關鍵技術均為自主創新,并擁有完全自主的知識產權。
450噸履帶式起重機。上個世紀,我國150噸以上噸位履帶起重機曾經完全依賴進口。中聯重科自2004年進入履帶式起重機的研發和生產領域至今,已開發出50噸、70噸、100噸、160噸、200噸、260噸、350噸、400噸、600噸、1000噸共10個型號的全系列產品。繼2005年中聯重科履帶式起重機批量銷售西歐后,2007年又成功銷往美國,持續向世界工程機械頂級高端市場發起沖擊。2008年隨著600噸履帶吊批量出口印度,中聯人更是開創了中國履帶式起重機超大噸位產品出口的新紀元。而今天,中聯重科為滿足于核電、石油、化工、鋼鐵等行業的個性化需求而自主研發的高性能超大噸位的履帶式起重機,其研發過程中收集了大量國內外客戶意見,高位集成國際前沿新材料和新技術,融合中聯重科現有的工程機械大型結構件設計制造技術、系統控制技術,確保在主要技術指標和性能參數上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它的順利誕生,彰顯了中聯重科在履帶式起重機方面的研發實力,也標志著我國在大型、超大型履帶起重機自主研發領域已走在亞洲前列。450噸履帶式起重機就是專門為核電建設研發制造的高性能產品。目前,中聯重科正在全力研發最大型履帶式起重機2600噸、3200噸。
CIFA長臂架泵車。是中聯重科與CIFA融合的產品,擁有自主產權、國際最先進的K-TRONIC整機智能安全監控系統,即時反饋設備運行參數并自動優化匹配,實現臂架布料和支腿工作的安全協調,確保產品運行更安全、更可靠;全球唯一采用3級順序伸縮專利技術的X支腿,結構可靠,更加適應中國復雜的施工工況;全球領先的6節臂專利技術,使58米泵車最大有效布料高度較同類58米五節臂泵車要高6米,最大限度提高了有效布料高度;
CIFA噴射機械手。基于全球唯一同時擁有泵送設備和隧道設備平臺而開發生產的SPRITZ噴射機械手,具有更廣泛的施工適應性和產品可靠性;全球首創的雙轉臺系統,一次定位噴射面積更廣,側向作業更簡單,能更好捕捉隧道拱形輪廓,極大提高了工作適應性。
RT550越野輪胎起重機。瞄準全球最高端北美市場的國內首創產品。充分利用中聯重科作為國際標準化組織成員單位和已有全球采購網絡優勢,設計起點高、標準適應性強。全部設計軟件采用國際一流平臺,充分發揮了中聯重科國家級研究院的優勢,進行了多項中試,確保設計水準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產品一次性通過了國家權威機構定型檢測和國際知名專家組的評審。結構設計輕量化、CAN總線通訊、液壓先導、完善的安全控制、故障診斷等多項新技術的應用確保了產品性能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一系列行業技術領先的新產品,不僅展現中聯重科創新的能力,也體現了他們依然在延續承擔引領行業技術發展的責任,中聯重科新產品主題推介會所闡述的其完善的研發體系、嚴謹科學的研發理念以及國家研究技術中心的設立,代表了行業技術進步的趨勢,更是其自身持續發展的源泉。
親兄弟,明算帳
中聯重科有心有力助“中”字號企業拓全球市場
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加入WTO以后,我國國際工程承包事業有了很大發展,越來越多的特大型施工企業走向國際市場。 2008年底,經商務部批準有對外承包工程經營權的企業已有2300多家,共在全球近200個國家(地區)開展對外承包工程業務。借這些活躍在全球經濟熱點區域的“中”字頭施工企業走向世界,是我國工程機械企業開拓全球市場的一條便捷路徑。
親兄弟,明算帳,中聯重科敏銳地意識到,只有從產品、服務以及融資方面全方位滿足這些企業的需求,為他們更快、更好的完成施工項目提供有力保障,中聯才能成為“中”字號系統客戶開拓全球市場的最佳伙伴。在本年度亞太地區規模最大的工程機械展覽上,中聯重科的市場總監何文進在“工程機械全球化服務”高峰論壇上算了一筆帳,在向這些“中”字號客戶表明心跡的同時,推銷了其吸引客戶選擇自己的三大理由:
其一,中聯對服務系統客戶全球化施工有充分的理解,為滿足客戶的“全球化”需求,鍛造了全球化技術創新、服務保障、融資租賃、成套供應等方面的新能力。
據介紹,中聯重科不僅在產品的可靠性,易維護性和易保養性上下功夫,中聯重科產品同時還能滿足施工國家的環保標準,也能適應全球的多種特殊施工環境。
已逐步建立起滿足海外施工的服務響應及配件供應。系統客戶在海外的施工項目中工程機械設備的進駐受到所在國多條件管制,服務網點的密集度也低于國內。中聯重科在實現“ZOOMLION”與“CIFA”雙品牌戰略1+1>2的協同模式下,海外服務網點達到64個,海外代理商72個,55個海外授權配件庫。
中聯重科已基本搭建好了一個滿足國內外施工項目需求的工程機械設備融資平臺。目前系統客戶施工項目的設備來源包括自身購買或從租賃商獲得,為系統客戶參與海外施工提供了一條設備采購的便捷渠道。中聯重科于2009年7月,在澳洲簽下了我國工程機械行業海外融資租賃第一單。
其二,有能力為系統客戶全球化施工不斷提供最佳產品
中聯重科建立了基于系統客戶需求驅動的產品研發機制,從產品的研發階段開始,即積極關注系統客戶全球化作業對工程機械設備的需求變化。其全球首創的HBZ6017G自行式布料泵是專為客運專線無碴軌道施工而研究開發的一款專用設備,集行駛、泵送和布料三大功能,滿足鐵路施工雙線無便道工況下的路、橋、隧道施工條件。
中聯重科產品目前已經完成包括德國萊茵TÜV認證、歐洲CE認證、俄羅斯GOST認證等一系列國際認證,為系統客戶設備進駐全球施工現場提供便利。且可及時派駐技術團隊考察施工要求及環境,提供最合理的設備采購清單,為客戶定制設備解決方案,降低系統客戶的采購成本。
中聯重科全系列產品為客戶提供了完備的成套供應,為客戶特別是中國企業的海外項目從設備采購、維護等各方面降低了成本,也使得服務變得簡單與方便。
其三,已經啟動國內再制造業務,正在探索設備回收模式,為系統客戶省錢省心。2008年,中聯面向國內工程機械用戶推出“再制造”服務,范圍覆蓋混凝土泵車、砼泵、汽車起重機等產品。通過回收舊機再制造,用戶設備利用率得到改善,盤活廢舊資產,運營效率得到明顯改善。
中聯將在2011年前,將再制造業務穩步推向全球。屆時,系統客戶在海外項目完工后,可以選擇通過中聯的海外再制造業務高效的“甩尾”,將廢舊設備通過回購、以舊換新、抵舊換新等模式進行處理。
據中聯重科最新發布的三季度業績報告顯示,實現凈利潤5.95億元,同比增長21.51%;前三季度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48億元,同比增長49.65%;凈利潤16.8億元,同比增長20.68%;前三季度每股收益1.0041元,同比增長9.7%。各項主要經營指標在國內同行業中排名前列。
“我們所做的一切,是為了切實為客戶提供最完備的產品、最完善的服務,這樣才會真正的強大,而不是徒有全球產品鏈最完備的供應商,全球第一混凝土機械制造商的虛名”,中聯重科副總裁熊焰明說。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