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三屆二次理事會在工作報告中指出,目前我國工程機械標準存在標準體系不夠科學完整,標準更新不及時,有效性、市場適應性和服務能力有待提高等三方面問題。
目前,我國工程機械行業標準的管理,“國標”由國家標準管理委員會歸口管理;“行標”由發改委歸口管理。據不完全統計,現在工程機械全行業在用的國家標準有155個、行業標準446個,合計601個。涉及的國際標準(ISO)有230余個。
報告認為,當前工程機械行業標準整個標準體系不夠科學、完整,計劃經濟的色彩還比較濃厚,和國際上通行的標準體系內容差距較大。涉及安全和環保類的標準嚴重不足。標準更新、修訂不及時,很多標準內容陳舊,新技術的內容反映很少,大約有75%以上的自用標準是2000年前制訂而應該修訂的老標準,標準滯后產品發展的情況比較嚴重。另外,標準的有效性、市場適應性和服務能力有待提高。
專家指出,標準在保證產品的安全和使用者安全,引導產品發展,鼓勵高新技術產品的發展或淘汰落后產品等方面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同時,也是科學的行業管理及建立進口產品技術壁壘的依據。標準對行業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針對工程機械行業標準存在的問題,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提出,希望工程機械全行業進一步重視標準工作,尤其是大型骨干企業,作為標準工作的主力,應配備穩定、稱職的專職標準工作人員。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