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結合在蘇通大橋工程的實際運用,介紹了該混凝土攪拌船的工作原理、基本結構和安裝使用,并且總結了安裝與使用的幾點經驗與教訓,認為水上攪拌站或攪拌船在水面上施工、機動性方面、價格低廉等方面有一定的優勢。
關鍵詞:攪拌船混凝土機動性機械化
近年來,隨著國家基礎建設規模的不斷擴大,施工的機械化程度越來越高,施工現場也千差萬別,如江河治理、橋梁架設、海港建設等建筑規模不斷擴展,建筑施工的工地不斷的由陸地向近海延伸,使得在水中澆注的混凝土用量大幅度增長。這種水上施工工藝的長足發展,進而對傳統的混凝土攪拌設備提出的挑戰。傳統的混凝土攪拌設備是混凝土攪拌設備一般安裝在近海處陸地上,攪拌好的混凝土通過攪拌運輸車沿預先修好的棧橋將混凝土運抵施工地附近,然后在通過混凝土泵輸送到指定施工地點。由于在運輸存在著機動性差,運輸不方便的問題,因此,市場需要一種機動性好、價格低廉的混凝土攪拌產品,水上攪拌站和攪拌船應運而生,該產品是方圓集團集十年研發混凝土攪拌站的技術和經驗而自行開發研制的,以適應市場的需要。
國外的混凝土攪拌技術只有歐洲和美洲的技術較先進,但由于國外的同類產品價格比較高,最近幾年進入中國市場比較困難,在這種背景下,我們就有必要擴大生產水上用攪拌站(包括平臺和攪拌船),增加我們的市場占有率。
1攪拌船基本構造:
STC150型水泥混凝土攪拌船采用全鋼結構,且主體鋼結構連體,生產線對稱布置;該攪拌站整機結構可分成:攪拌主樓單元、骨料配料單元、骨料輸送單元、粉料供給系統、供水系統、液體外加劑系統、氣路系統、控制系統等獨立的系統單元組成(見圖1)。
2工程特點與安裝難點:
(1)蘇通大橋全長20余公里,位于蘇州與南通之間,橫跨長江入海口,由于受海洋氣候的影響,長江入海口處(即蘇通大橋所處的位置)的水位每天都隨著大海漲、落潮,水位變化最高達5m左右。
(2)蘇通大橋各樁位由于其建設工程的特殊性,具有施工生產周期短、生產效率和質量要求高的特點,并且沒根樁必須一次澆注完畢,因此對整個混凝土的生產提出了必須流水線作業的生產要求。
(3)混凝土站需安裝在一條長70.2m、寬19.6m的船體上面,船甲板本身呈弧形面,而且船下水之前船體呈1:18的角度,與混凝土站同時施工的有船體拼焊、船用電器、附屬設備等,各專業施工隊伍在同一區域內交叉進行施工,使整個施工現場處于復雜多變的環境,加大了施工難度。
3關鍵技術問題:
(1)多科目技術接口和技術協調問題;
(2)電氣控制系統的研制及軟件系統的設計;
(3)多方位消除風力的影響,增強總體結構的穩定性;
(4)水秤、水泥秤、外加劑秤、粉煤灰秤,計量系統穩定性設計;
(5)大方量骨料儲料斗的設計,以滿足工作需要;
(6)加大防潮措施,減輕海水腐蝕。
4施工準備及安裝使用
4.1安裝前的準備工作:
(1)安裝前,先按照裝箱單清點所帶配件及技術文件是否齊全,檢查整機及零件有無缺損,與設備發貨要求相符后,方可動手安裝,并且必須將運輸途中粘附塵垢的機件加以清洗擦靜。
(2)按基礎圖的要求,檢查基礎各相對位置尺寸,保證準確無誤。
4.2骨料配料系統的安裝及制作,見圖3。
按基礎圖的要求放線,待底倉合攏后,先將出料皮帶機就位。待甲板合攏后,再制作給料機構,通過調整,使其各部位的安裝位置中心線與基礎的相應中心線重合后,即可將出料皮帶機和給料機構固定,把稱量系統固定在機架上,調整稱量斗的平衡,使各傳感器處于均勻受力狀態。
4.3主機部分的安裝,見圖4。
(1)攪拌主機(包括底盤、減速機、電動機、攪拌機、底盤)用鋼絲繩鎖緊后起吊。
(2)起吊時由人工保持平衡,穩定后,逐漸放落,防止鋼絲繩松動或脫落。
(3)調整底盤高度,使其底盤水平,即可與甲板鋼板焊接。
4.4上部支架及上部支架的水泥秤、水秤、外加劑秤安裝,如圖5。
(1)將水泥秤、水秤、外加劑秤依次吊裝到上部支架上的各自安裝位置上。
(2)將稱量平臺1和稱量平臺2安裝于上部支架上,把護欄1與稱量平臺2連接。
(3)將上部支架與下部支架用螺栓連接。
(4)用過渡走臺1和過渡走臺2將兩上部支架連接,并把過渡護欄2和過渡護欄3分別與過渡走臺1和過渡走臺2連接。
(本文圖片略,詳情請見《建設機械技術與管理》雜志2006年第9期)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