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臺柳工產ZL50C型全液壓裝載機在裝卸物料時,突然出現轉向時有時無現象。經試機檢查,發現掛擋微動或行走時可以左、右轉向,但不掛擋原地操作轉向盤轉向時,2個轉向輪卻只能左、右轉動15°左右。
1.查找故障點
該機轉向液壓系統原理如圖1所示。該機采用流量放大轉向液壓系統,與工作裝置液壓系統是相互獨立的。轉向液壓系統主要由轉向泵、轉向器、減壓閥、流量放大閥、轉向缸、濾油器和散熱器等組成,其中減壓閥和轉向器屬于先導系統,其余屬于主油路。
初步分析故障原因有:主系統壓力過低,包括油箱油量不足、轉向泵嚴重磨損以及溢流安全閥性能不良;減壓閥性能不良造成先導系統壓力低;轉向器裝錯或損壞;流量放大閥泄漏或閥芯卡滯;轉向缸內漏嚴重;系統油管節流或堵塞。
按照“由簡到繁”的順序查找故障點。首先,可以排除轉向器裝錯的可能。其次,用壓力表分別測量系統主壓力和先導壓力,其壓力值分別是12 MPa和2.5 MPa,都在正常范圍內。為了更好的檢驗效果,又主動把各壓力調高2 MPa,試機時故障依舊,這說明油箱油量充足,溢流閥、減壓閥和轉向泵均無異常。再次,用互換方法裝上性能可靠的流量放大閥和轉向器,試機后發現故障依然存在,于是又排除了流量放大閥和轉向器有故障的可能。最后,將轉向缸及系統油管解體,檢查活塞油封良好,缸筒內壁無磨損、拉痕,油管內部無節流和堵塞。通過上述檢查,可以確定轉向液壓系統都正常。
2.確定故障點并排除故障
再次試機推鏟物料,感覺裝載機工作有力,觀察鉸接點未發現卡滯現象,由此推斷故障在前驅動橋。為了驗證判斷是否正確,先卸下兩側輪邊端蓋并拔出半軸,再操作轉向器原地轉向,此時能夠順利轉動轉向盤,由此可以確定故障點是前驅動橋。
排放前驅動橋齒輪油時,發現有少量鐵屑。拆掉傳動軸,并卸下前驅動橋主傳動總成,分解時發現差速器部分行星齒輪斷裂,十字軸輕微變形。
更換新的差速器總成,按技術標準裝復后試機,該機轉向恢復正常。
3.故障原因分析
差速器正常工作時,動力自主減速器從動齒輪依次經差速器殼、十字軸、行星齒輪、半軸齒輪、半軸,傳遞給左、右側驅動車輪。行星齒輪既可以繞半軸軸線進行公轉,又可以繞自身軸線(即十字軸軸線)進行自轉。當裝載機轉彎時,行星齒輪進行公轉和自轉組合形成的復合運動,使左、右兩半軸齒輪以不同角速度旋轉,并在左、右車輪切線方向上附加一個方向相反的反力。該附加反力在行星齒輪兩側形成力矩,使行星齒輪做自轉運動。差速器在工作時若受到較大的沖擊載荷,行星齒輪便產生疲勞斷裂,十字軸則產生變形。
當裝載機掛擋微動或行駛時,因左、右半軸轉速不等(即角速度不等),差速器齒輪相互摩擦阻力較小,行星齒輪能夠進行既有公轉又有自轉的復合運動,實現差速作用并順利實現轉向。原地轉向時角速度為零,且由于在行星齒輪斷裂、十字軸變形后,摩擦阻力增大,差速器的行星齒輪、半軸齒輪轉動即受阻,差速器便失去差速作用,最終導致裝載機不能在原地轉向。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