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力拓在公司網站發表聲明,稱已與日本新日鐵達成協議,本出貨年度鐵礦石合約價格降價33%。聲明稱,Pilbara鐵礦粉每干公噸單位價為0.97美元,去年為1.4466美元,這相當于61美元/噸。這個降幅遠低于此前中國堅持的40%-45%的降幅。
此外,力拓與JFE控股也就09/10財年鐵礦石降價達成協議,協議與其和新日鐵達成的一致。新日鐵和JFE為日本以產量計算最大的兩家鋼鐵制造商。不過,新日鐵和JFE表示目前尚未與另兩家礦業巨頭必和必拓及淡水河谷達成相關協議。
武鋼和首鋼在接受網易財經連線時表示,這個降幅不能讓人滿意。而中鋼協秘書長單尚華表示,中鋼協正在對這一降幅進行研究,目前尚無定論。
日本鋼企的陰謀
新日鐵與力拓達成的61美元/噸的價格,比現貨價格要高出許多。日本鋼企這一舉動確實令人不解。
中商流通生產力促進中心鋼鐵分析師赫榮亮早前對媒體表示,在目前金融危機下,日本鋼企應該不會不顧市場承受能力,接受小幅降價,但由于日本鋼企大量參股礦山,如此做法可謂一箭雙雕——一方面,大大抬高中韓等國鋼企的成本,從而增加日本企業在國際鋼鐵市場的競爭力,進一步擴大在全球市場的份額;另一方面,日本鋼企借以參股澳大利亞等海外礦山,從漲價中獲得一部分權益,進而抵消掉成本上漲的幅度。
“日本鋼企的做法純屬商業道德缺失。”赫榮亮如是說。
目前,日本一年鋼產量約為1億噸,中國則占有全球1/3的鋼鐵產量,每年進口4億噸鐵礦石,遠比日本鐵礦石的消耗量大。但國際鐵礦石價格談判話語權幾乎一直握在日本鋼企手里,中國鋼企處于弱勢地位,而進口礦石的質量也不及日韓企業。
據了解,目前新日鐵、三井等企業廣泛參股澳大利亞等海外礦山,澳大利亞24個主要鐵礦中,日本企業重點投資的有8家,參股的有16家,已經在逐步控制鋼鐵業的上游產業。
而日本鋼企的同樣行為,已連續多年實施,對中國鋼企造成了巨大的傷害。去年,正是日本鋼企率先與巴西淡水河谷達成鐵礦石漲價71%的協議,結果中國鋼企多付了1400多億元,幾乎是全國鋼企的利潤總和。而據中鋼協公布的數據,在今年1-4月份,中國鋼企幾乎全面虧損,虧損總額達18.7億,如果按照新日鐵與力拓談定的降價33%的價格,中國鋼企將更加不堪重負。
武鋼首鋼表示不滿
武鋼一內部人士對網易財經表示,這個降幅不能讓人滿意。對于國內談判是否會受影響,他表示一切還要看國內談判的進程,不便發表評論。力拓行政總裁sam walsh認為,力拓與新日鐵達成的價格協議,對雙方都是現實的。這一價格反應了全球鐵礦石市場現狀和用戶面臨的挑戰環境。
對于力拓的言論,首鋼內部人士表示,由于力拓與新日鐵談判價格的干擾因素,中方也有可能就價格底線做軟化。他認為,全球經濟復蘇仍然前景不明,鐵礦石價格在高位運行與包括中國鋼企在內的廣大客戶的需求是不能相符的。
根據彭博計算,這是鐵礦石交易歷史上第二高的價格。高盛在之前發布的一份分析報告中表示,由于汽車和建筑用鋼需求的急劇下滑,今年鐵礦石的價格將下降40%左右。
另一鐵礦石巨頭必和必拓對此消息拒絕進行置評。而淡水河谷則吸取去年過早結束談判導致價格偏低的教訓,早就宣布退出了今年的鐵礦石談判,而看力拓和必和必拓的談判結果,如果滿意則予跟進,不滿意則另想辦法。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