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焦價格倒掛,焦企海外購煤減負
據媒體引用海關數據稱,我國2月份煤炭進口488萬噸,同比增長73%,較1月的299萬噸環比增長63%,創下22個月新高。業內人士表示,我國進口煤種以煉焦用煤為主,近期國內焦炭和焦煤價格出現倒掛,而國際焦煤價格相對較低,部分焦化企業尋求進口煉焦煤以降低成本。
數據顯示,1-2月份的進口量較上年同期增長11.5%,至787萬噸。
煤、焦價格倒掛
山西焦化(600740)企業聯盟內部的《關于09年3月份焦炭市場有關問題的指導意見》顯示,山西焦炭價格在2月份車板含稅承兌價1850元/噸(車板含稅現匯價1830元/噸)的基礎上,從3月1日開始每噸下調150元。
據聯合金屬網研究員王玲介紹,實際上焦炭市場價格已經低于焦化企業聯盟的指導價格,在近兩周內焦炭價格已經從三月初的高點1800-1900元/噸下跌200-300元/噸至1500-1600元/噸。王玲表示,即使價格已有明顯回落,而焦炭市場的銷售仍然難見起色。
山西焦化企業聯盟也在調價的同時要求成員企業加大限產幅度,從2月份的限產40%-50%恢復到限產60%-70%,且有條件的保爐停產。據介紹,2月份聯盟剛將限產幅度放寬至40%-50%,然而市場的低迷使得一個月后聯盟不得不重啟大幅限產。
王玲告訴記者,當前鋼廠庫存壓力很大,大型鋼鐵企業紛紛考慮繼續限產,以及推遲新項目的開工,這些都直接影響到焦炭的需求。
然而,在礦難和限產的支撐下,焦煤價格并沒有出現明顯下降。受山西屯蘭礦難影響,全國各地煤礦都加大了安全檢查力度,華北地區焦煤價格維持在1180元/噸-1300元/噸左右,加上煉焦成本后,焦炭與焦煤價格倒掛現象再次出現。
焦化企業進口增多
由于國內焦煤價格難以回落,多家焦化企業和部分地方焦化協會紛紛聯合從國際市場進口資源。
據中國煉焦行業協會人士介紹,今年2月份和3月份,我國從蒙古、印度尼西亞、加拿大和澳大利亞等國進口了一批煉焦煤,主要由于目前國際市場價格相對便宜。
業內人士介紹說,山東焦協在年前就已經開始與國外供應商進行談判,目前初步確定的采購量為2000萬噸。之后,河北省焦化行業協會也確定聯合本省焦炭企業采購進口焦煤,目前正在與澳大利亞、俄羅斯、蒙古等國進行協商,預計主焦煤采購量在3000萬噸以上,同時還將采購部分1/3焦煤。據悉其進口到岸價格1100元/噸左右。
目前正值國際煉焦煤長協價格談判期,王玲認為,在全球鋼鐵產量大幅下滑的形勢下,煉焦煤長協價格必將大幅回落,下降幅度有望達到60%。但國內焦化企業的采購量集中釋放有可能對國際價格形成支撐。
此外,有行業分析師認為,2月份煤炭進口量同比、環比均現大增,也與五大集團海外購煤有關。但他同時表示,需要進一步的海關詳細數據來進行分析。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