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場經濟發達的國家,工程機械租賃業已成為一個重要的、成熟的產業。
當前,世界工程機械租賃的市場營業額為300億~400億美元。各大公司對此都十分重視,如沃爾沃(富豪)建筑設備集團公司于2001 年開展了工程機械租賃業務,并把它作為公司主要發展戰略之一,計劃在5年內租賃營業額達到25億美元。日本工程機械租賃的年營業額約為8000億日元。2000年,日本的工程機械租賃業共有249 6家,據對 439家有微型液 壓挖掘機租賃業務的公司統計,僅微型液壓挖掘機的租賃保有量就達35573臺,平均每家擁有量達81.4臺。資本金超過1 億日元的租賃公司,年租賃營業額可達77億日元左右。美、加、英、澳、德等國的工程機械租賃業也很發達。在美、加,工程機械的租賃公司(店)隨處可見。德國的WOLFF公司(著名的塔機生產廠 ),在德國、英國都有租賃站,用自產的600臺塔式起重機投入租賃市場,其收益占全公司年收益的40%。
國外工程機械租賃業的企業類型,以中小型居多,大型的少。日本的工程機械租賃業,按資本金分類,資本金小于200萬日元的占1%, 200萬~500萬日元的占5.3%,500萬~1000萬日元的占42.1%,10 00萬~3000萬日元的占25.0%。3000萬~5000萬日元的占12.7%, 5000萬~10000萬日元的占8.1%,10000萬~30000萬日元的占2.8 %,大于30000萬日元的占3%。按從業人數分類,從業人員1~5人的占26.2%,6~10人的占21.5%,11~20人的占20.7%,21~50人的占19.0 %,51~100人的占7.3%,101~300人的占4.1%,大于 300人的占1.2%。據對604家日本租賃公司的人員構成調查,平均每家的從業人員為34.7人。據對617家日本租賃公司的經營計劃進行調查,有10.6 %的租賃公司將擴大租賃規模,74.9%將維持現狀,8 .4%將縮小租賃規模。因此,維持和擴大租賃規模仍是國外工程機械租賃業的主流。其中大型公司擴大租賃規模的勢頭較強,如卡特彼勒公司在全球已開設1000個租賃場(站),并將繼續擴大營業規模。
在市場經濟體系中,工程機械配置市場化是一種必然趨勢。因為市場經濟的核心是法治和效益,所以國外施工企業所需的工程機械,很多是采用租賃的方式解決,避免采取“大而全”、“小而全”的低效益的自購設備方式。國外租賃業對應的租賃方式主要有兩種。
實物性租賃,施工企業向租賃公司租賃實物(工程機械),短期使用的,連人(駕駛員)帶機租賃。長期租賃的,也可以只租賃設備,自配駕駛員。在實物性租賃中,只分簡單租賃和全包(一攬子)租賃。簡單租賃是租賃商僅為客戶提供租機使用服務。全包租賃是租賃商為客戶提供租機方案優選咨詢、租機使用服務和維修服務、竣工資料整理服務等機械施工的全過程服務。卡特彼勒公司的全包租賃還包括為客戶提供汽車旅館(流動宿營車)等配套設施。
金融性租賃,金融部門與制造商的租賃部門合作,為客戶提供先租后購的金融性租賃服務。金融性租賃適用于對工程機械需長期使用 (利用率在85%以上)的客戶。
日本東京國際大學教授菅干雄助指出:“未來將是二手業(二手設備經營)與租賃業的時代,它們不僅是日本國內蘊藏最大商機的產業,也是最快獲利的市場”,所以國外的工程機械租賃業不僅發展迅速,而且競爭也很激烈。因此租賃公司十分注重經營策略,以求在競爭中得到生存和發展。 日本全國建設機械租賃協會綜合了各租賃商的經營策略,提出了 “創立具有優秀經營和高新技術體制的可信賴租賃業”的行業經營目標。美國卡特彼勒公司旗下的租賃公司的廣告用語“在今天,您馬上可以方便地在卡特彼勒公司各租賃點上租賃到適合您需要的機具”,體現了卡特彼勒公司可以快捷、方便為客戶提供高質量、低成本的租賃機具的經營策略。
為了滿足租賃市場日益增長的需求和提高租賃企業的競爭力,發達國家的工程機械租賃業的發展方向如下:大力提高租賃業的素質,如日本全國建設機械租賃協會正在推行“租賃企業第三次結構改善計劃”,開展經營革新和強化經營基礎活動。其主要措施為:購進環保性好、質量可靠、性能優良、使用安全的新型租賃機械;租賃企業要取得ISO1 4000環保認證和ISO9002質量認證,提高企業的環保和質量管理水平;強化財務管理、人才管理、經營管理、設備管理、情報( 信息)管理,降低租賃業成本和價格;大力采用因特網和微機管理等信息化技術,提高租賃業信息化水平,為用戶提供快捷、全方位的網上交易和服務;加強企業間的協作租賃和小型租賃企業的組合,實現租賃資源(設備)共享,提高行業的競爭力。 目前,我國的工程機械租賃業尚處于起步階段,租賃業數量少且絕大部分為小型企業,尚無歸口管理的部門,沒有相應的行業準則和市場法規,多數出于無序競爭狀態,企業的裝備水平、管理水平、服務水平與發達國家的租賃企業相比有較大的差距。但是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工程機械配置市場化以成必然趨勢,工程機械租賃市場前景看好。所以,國外租賃商已進軍我國租賃市場(如美國的約翰•迪爾公司已開辦上海迪爾建設設備租賃公司)。
(魯岑雯/建筑時報,2003-7-28)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