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武警交通七支隊呼集項目部捷報頻傳:承建的呼(呼和浩特)集(集寧)高速公路主體工程提前20天完工,優良率達到97%;在內蒙古自治區交通廳舉辦的呼集高速公路質量、進度、安全生產、廉政建設及混凝土外觀擂臺比賽中,奪得第一名,獲得獎金20萬元,獎旗一面。自治區交通廳廳長郝繼業緊握副支隊長劉國榮的手說:“你們為全線工程的勝利竣工樹立了一面旗幟,你們是偏向虎山行的真豪杰。” 呼集高速公路是呼和浩特市及西部5省區通往北京及華北地區的必經之路。七支隊承建的合同段是全線施工難度最大、任務最重的標段。今年4月初,部隊開工伊始,素有“冷集寧”之稱的集寧地區連降暴雪,施工生產舉步維艱,突如其來的非典疫情更是雪上加霜。冬長夏短的內蒙古,一年中有效施工期不足5個月,工期緊、氣溫差異大、夏季雨水多等困難一個接一個壓在項目部全體官兵的肩上。能不能按期交出一條優良路,是擺在全體官兵面前的嚴峻課題。
七支隊副支隊長劉國榮在開工誓師動員大會上說:“情況越是特殊,我們越要沉著應戰”。面臨嚴峻的考驗,官兵們向業主遞交了請戰書,一邊科學抗非典,一邊嚴密組織展開施工作業。
工地上機器聲隆隆,車輛機械24小時連軸轉。操作手們久經風沙和強光照射,個個患有沙眼病,風一吹就淚流滿面;噪音太大,耳朵里時常嗡嗡作響,塞上一團棉花仍然堅持。炎熱的夏季,操作室里像個“蒸籠”,操作手王富裕說:“每天要喝10多斤水,一杯水剛下肚,就蒸發掉了。”路基施工戰斗排的官兵每天挑揀填料近百方,每人每天要磨破3雙尼龍加厚手套,手指頭還是磨出了血絲,纏上一塊紗布,又投入到施工中。部隊還掀起了“施工大干100天競賽”活動,連炊事班也拉上了工地。
4個月時間,官兵們完成橋涵13道、挖方110萬方、填方63萬方,僅用20天時間就保質保量交出路基6公里。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