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設備:國貨尚有競爭力
目前,大部分施工企業還是以使用國產工程機械為主。在中國路橋集團國際建設股份有限公司擁有的1600多臺(套)、原值2.6億元工程機械中,國貨占了90%以上;青海路橋公司的比例更高,為99.4%;而有1300多臺(套)、原值3.3億元工程機械的吉林省交通建設集團以及中國路橋集團第二公路工程總公司的這一比例也都達到了近六成。國產工程機械之所以吸引施工企業首先是價格,國產工程機械至少比進口的便宜1/3,有的相差數倍;其次,國產工程機械近幾年通過技術開發和引進,甚至進口配件進行組裝,產品質量提高很快,特別是合資企業,不少產品也都過關了;此外,國產工程機械交貨快,售后服務不錯,維修方便,廠家反應迅捷,48小時甚至24小時之內維修人員即可到達哪怕是偏僻的施工工地,配件供應也比較令人滿意。
不少施工企業對一些國產工程機械表示了認可,認為性能這不錯,使用的也比較多,如徐工、山東工程機械廠的裝載機,西筑、方圓和華通的水泥混凝土攪拌設備,常林的平地機,無錫英格索蘭、三一重工的壓路機,徐工的攤鋪機等。
然而,施工企業普遍認為國產工程機械老壞,國產工程機械的“軟肋”也顯而易見:進口工程機械平均使用壽命為兩萬小時,而國產的僅為5000至8000小時;進口發動機的使用壽命在8000小時以上,國產的僅為3000小時;進口液壓泵的使用壽命為5000小時至8000小時,國產的為2000至3000小時;進口全套設備的故障期為500至1000小時,國產的為300小時,故障率高,可靠性差一些。國產工程機械最大的問題就是早期小故障較多,進口設備使用了3個月后出現第一次故障,而國產的僅為1個月。西部施工企業反映國內高原型工程機械與普通型相比優勢不明顯,增加功率,安裝了增壓器,故障率也隨之提高。此外,漏油現象較多,當然經修理再使用效果還比較好,比過去有所提高。施工企業希望國內工程機械制造企業在國內加工能力跟得上的情況下充分消化吸收引進的國外先進技術,降低故障率,保證不漏油,提高可靠性,樹立精品意識,在質量上下功夫,造出精品。國內工程機械制造企業應把用戶當作合作伙伴,處處為他們著想。我國入世后,國產工程機械價格優勢將逐漸變得不明顯,這就促使國內工程機械制造企業要在降低成本的情況下把質量搞上去。
關鍵設備:洋貨當仁不讓
如今,一些施工企業以使用進口設備為主,如中國路橋集團第一公路工程總公司近5000臺(套)、原值8億元的工程機械60%為進口設備,江蘇路橋公司70%的設備為進口的,相當一部分的施工企業都或多或少地使用進口設備。洋貨為何受青睞?原因很簡單,就是質量過硬。進口設備故障率低,可靠性高,燃料消耗較低,工作效率高,一臺能頂兩臺用。所以,在技術含量高的大型關鍵設備上,施工企業更愿意使用進口設備,進行高級配置,如攤鋪機、壓路機等,進口的拌和站不僅不容易壞,而且瀝青配合比例準確。施工企業使用進口設備較多的是美國、日本、德國、意大利等國生產的名牌產品。
當然,洋貨也有令用戶不滿意之處:設備壞了,配件供應慢,環節多,維修服務遲緩,這是由于外國企業在中國的代理商很少,如一家美國公司只在北京和廣州有代理商,報修后時間往往耽誤在路上。對于整機及配件價格高的問題,眾多用戶希望能有一個合理的價位。
建高速路是否必須用進口設備
有施工企業反映,近年來一些地方的業主有一個不成文的規定:建高速公路必須使用進口工程機械,不用進口設備就不給任務。施工企業認為這種做法有些過分,因為投資大,負債率很高,且收益慢。筑機企業也呼吁在高速公路施工時,不要歧視國產設備。
其實,業主的這一做法可以理解,前幾年不少國產設備質量不過關,為了高標準建路,明確要求必須使用進口設備。不讓設備的問題影響施工確在情理之中,但公路是分等級的,由不同資質的施工企業承建,因為不同資質的施工企業配備的施工機械是不一樣的。修筑高等級公路的施工企業要配備大型、高技術性能的機械設備;修筑三級以下公路的中小型施工企業,只要配備能夠滿足施工要求的機械設備即可。實際上,施工企業修建高等級公路除了在一些大型關鍵設備上還可以使用洋貨外,一般設備也可以使用產品質量、工作性能迅速提高、能夠滿足施工要求的國貨,不必“一刀切”。
總之,從工程機械產品的需求來看,高檔次產品是發展的重點,量大面廣的一般產品同樣有前途。各生產企業應根據自身的條件,把產品服務對象正確定位,并使產品有高的質量、性能和可靠性,要有自己產品的特色,創造自己的品牌。有些企業不重視產品結構調整,不重視采用新技術和產品的更新換代,使企業困難重重。工廠不一定要生產主機,專業化生產配套部件等高性能、有特色的產品同樣有前途。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