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世界工程組織聯合會(world Federation of Engineering Organizations)的委托,并經國務院批準,2004年世界工程師大會將于2004年11月3—6日在我國上海舉行,大會由中國科協、中國工程院、上海市人民政府主辦。
世界工程師大會每四年舉行一次,被世界工程組織聯合會確定為“工程師的奧林匹克”。根據德國工程師協會倡議,以2000年漢諾威世界博覽會為契機,第一屆世界工程師大會于2000年6月19—21日在德國漢諾威舉行,3400多名代表出席了會議,其中1/3是青年工程師。會議討論了各國工程技術界共同關心的問題。
2004年世界工程師大會與會代表預計為三千人,其中一半為國外代表,展覽面積預計5000平方米。參加大會及相關活動的除了工程技術人員外,還有相關國際組織、政府部門和產業界的代表, 以及大中院校的學生。大會擬請黨和國家領導人出席大會開幕式并致辭。
2004年大會的主題為“工程師塑造可持續發展的未來”,分組會議題如下:
●網絡工程與信息化
●生物與人類健康
●交通與大城市的可持續發展
●環境保護與災害防治
●農業工程與食品安全
●資源和能源
●生態材料與綠色制造
與大會同期舉行的有關活動還有:國際工程展覽、青少年競賽、虛擬論壇、世界工程師節和專業參觀。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而工程則是將其化為現實的催化劑。工程將科學、技術和經濟、人文以及人類社會的諸多方面有機地融合在一起,建造起人類文明的大廈。加強工程技術領域的對外交流與合作,對于發展我國的工程技術,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可持續發展戰略具有重要的意義。2004年世界工程師大會是由世界工程組織聯合會確定的首屆大會,也是在我國召開的規格最高的工程技術界的國際盛會,各國工程界和工程師對這次大會寄
予極高的厚望,我國工程技術界也希望通過大會與各國同行交流經驗,掌握工程技術領域的新成果、新趨勢,增進與各國工程師和相關組織之間的友誼和合作,并促進我國公眾對工程技術的了解和參與。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