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昆明中鐵有限公司生產的 D09-32型連續式搗固車通過鐵道部科研成果鑒定。 這標志著,繼批量生產全斷面道砟清篩機,該公司在同行業中實現我國大型養路機械生產 “ 零”的突破;生產 D08-32型搗固車使我國大型養路機械國產化走上與國際接軌道路之后,昆明中鐵引進、消化國際新技術能力再上新臺階。
D08-32型搗固車自1990年問世以來,改變了中國鐵路傳統養護施工作業方式,在我國第一條準高速鐵路廣深鐵路的順利開通,京秦鐵路88 天提速技改工程的完成,以及秦沈客運專線開通等鐵路養護施工作業中,發揮了極大的作用。經鐵路養護專家計算,該類機械作業1小時,等于 180名養護工人一天的手工作業量。鐵道部王兆成副部長斷言:“沒有大型養路機械,就沒有鐵路的大提速。”他還說:“昆明廠是鐵道部成功引進技術國產化的典范,在(技術 )引進、消化、吸收、創造上,走出了一條新路子。”
D09-32型連續式搗固車國產化的研制,于2000年列為鐵道部科技發展計劃項目,其國產化樣車已于 2001年4月試制成功。今年3月,昆明中鐵集團有限公司與德國普拉塞公司簽定了該車合作生產合同,至今該車已制造出廠21臺。
該車與D08-32型搗固車相比,整機工作效率提高約30%。按全年200 個工作日計算,在600公里作業里程內,全年可多維修線路180公里。這對提高“天窗”利用率,減少施工對運輸的影響具有顯著作用。同時,由于該車運動慣量減小,動力消耗相對降低,減少了主機未作業時,起動與制動帶來的顛簸和振動,給操作人員創造了舒適的工作環境。
該車集機、電、液、計算機、激光等先進技術于一體,代表了當今世界連續式搗固車的先進水平。以昆明中鐵大型養路機械集團有限公司為主導的大型養路機械國產化聯合體,在引進德國普拉塞公司相關技術后,抓住關鍵環節,開展聯合攻關,目前,已使該車電路板全部實現國產化,整機國產化率達到70%。經鐵道部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檢驗、 及鑒定委員會專家組測試:該車性能穩定,作業效率高,質量好,運行作業安全,可為鐵路提速提供保證;該車整機技術性能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可替代進口產品。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