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修國:我們下一步的發展戰略,就是“上山下海”。上山是什么呢?搞礦山機械。在陸地上這塊,在基建工程機械這個領域,我們和國際同行的距離已經不太大了,混凝土機械還是我們的強項。但礦山機械我們還沒有全套的,我們最大的礦車只有230噸,可是卡特彼勒和小松都有400噸級的,差一倍。最大的挖掘機,我們只有200噸級的,人家是500噸級,差很遠,在成套礦山設備上我們還有距離。
“下海”就是搞海洋工程機械。為什么要搞海工機械呢?為中國和全球的海洋經濟提供先進、可靠的現代化裝備,推動海洋經濟的發展,實現產業報國的理想。
當前,發展海洋經濟已列入各沿海國家的發展戰略。海洋油氣資源的開發和利用促使著海洋工程裝備制造業蓬勃興起,但中國的海洋裝備制造能力仍然相對較弱。我國海岸線漫長,擁有豐富的港口資源。曾經,活躍在中國各大港口的港機產品大多是國外品牌,正面吊、堆高機等產品,85%以上都被國外企業所占據,國產品牌沒有話語權。
海洋工程機械未來的市場是多少?一年5000億美元。意識到海洋工程機械的廣闊前景,我們把這一領域作為企業發展的下一個藍圖。
記者:三一目前在海洋工程機械領域取得了哪些成果?
唐修國:2005年12月,三一港機首臺正面吊研制成功。隨后的兩年多時間,三一港機兩大主力產品——正面吊、堆高機相繼打破國外壟斷,并在國內持續熱銷。2011年,三一港機銷售收入突破10億元,連續3年國內市場占有率第一,徹底改變外資品牌獨大格局。
三一的港機產品還走出國門。2011年6月,三一與沙特阿拉伯當地一家代理商建立了合作關系。在三一的幫助下,該代理商截至今年2月已完成了20多臺三一港機設備的銷售,一舉坐上了當地市場份額的頭把交椅。
2010年11月,三一集團與珠海市政府簽署協議,投資上百億元在珠海建設港口機械、海洋工程裝備及工程船舶制造產業園。三一海洋重工(珠海)產業園占地面積約6000余畝,預計10年內,園區總產值將超600億元。
目前,三一珠海產業園研制的集裝箱門式起重機、港口門座起重機、岸邊集裝箱起重機等大型港口設備,已成功銷往上海港、鹽田港、天津港、湛江港等國內大型港務公司。
啟示三
抓住時機扎實推進國際化
目前三一的營業收入里面來自國際市場的不到10%,下一步希望提升到30%,而跨國公司的標準是50%,這方面三一的空間還很大。
記者:請介紹一下三一的國際化進程?
唐修國: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之后,三一集團國際化的步伐加快了。國際金融危機給了我們一個難得的檔期,資源要素價格低,人才、技術、土地資源都比較便宜。在這個時候進入國際市場,能夠事半功倍。所以我們加大了在美國、德國、印度、巴西這些國家建設產業園的力度。去年爆發的歐債危機,又給了我們并購“大象”(普茨邁斯特公司)的機會。今年4月份,我們完成了該項并購。利用美國、德國這些發達國家的技術、人才、標準可以幫三一這個“中國制造”完成從量變到質變的飛躍。
記者:有些企業認為在海外建立工廠,或者并購了國外的企業,就實現了國際化,三一對這個問題是怎么認識的?
唐修國:國際化對很多中國企業而言是個新挑戰。國際化通俗地講就是更好地利用國際國內兩個資源和市場。在國際化過程中,一方面要注意整合,包括人才、市場的整合。今年我們并購了“大象”,給了我們消化吸收國外先進技術和經驗的契機,也讓我們有機會進行市場整合。普茨邁斯特是全球混凝土機械行業的第一品牌,我們并購后不是要用“三一”去取代其品牌,而是在避免同業競爭的基礎上進行市場劃分。普茨邁斯特專注于國際高端市場;三一重工則專注于國內市場,兩個品牌形成互補,相得益彰。去年普茨邁斯特的銷售額是5.7億歐元,今年可以達到7億至9億歐元,因為在國際上已經沒有三一再跟他競爭了。
另一方面,要特別注意產品的本土化。工程機械領域有這樣一個現象:一個外來的品牌很難打敗一個本土品牌。卡特彼勒是工程機械領域的老大,但在日本市場就賣不過小松,小松在美國市場也賣不過卡特彼勒。所以本土化對工程機械公司至關重要。本土化產品不一定是技術最先進的,但一定是最適合當地的。我們要求三一印度和巴西公司成為當地的優秀公司和上市公司,而不是成為在印度和巴西的中國公司。這個公司是三一控股就可以了。我們在印度、巴西現在賺的錢并不是拿回國內,而是進行滾動投入,讓他們成為優秀公司。今后,可能這些公司一年賺的錢比過去十年投入的錢還要多。
目前,三一的營業收入里面來自國際市場的不到10%,我們希望提升到30%,而跨國公司的標準是50%,這方面我們的空間還很大。總而言之,每一次危機,如果應對得當,就是機遇,競爭力會進一步提高。眼下的歐債危機,正是中國制造業大有作為的時機。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