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兩月銷量突破萬臺,這一利好消息給中國挖掘機行業內人士以極大的鼓舞。要知道,2001年國內挖掘機全年的銷量也只有12397臺。
據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挖掘機分會統計數據,2007年1~5月,參加協會挖掘機銷售統計的國內主要20家挖掘機制造公司共銷售挖掘機33820臺。6年時間,中國挖掘機市場步入了發展的高峰期。
單月銷量過萬
銷量過萬臺的月份分別發生在3月和4月,銷量分別為11167臺和10293臺。其中3月份的銷量較同期增長了41%,而且是國內挖掘機行業首次實現單月銷量破萬臺。用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挖掘機分會秘書長陳正立的話來說,意義非同尋常。
其中15~30噸通用型挖掘機仍是市場的主流機型,較2006年同期增長約16%,但絕對市場份額卻從去年的60%左右下降至50%左右。
引人注目的中小級別的6~15噸挖掘機銷量較去年同期增長超過100%,該級別機型的市場份額也從去年同期的15.6%增至22.3%,其中15噸以下國有品牌市場份額約為25%。
在4月份里,15~30噸機型市場份額超過五成,依然占據主導地位;小挖、中挖的銷售趨勢平穩;整機質量在30噸以上的機型4月份占到10%的份額。
但到了5月份,挖掘機的整體銷量較4月份明顯下降,總計銷售6408臺,但與2006年同期相比增長仍超過38%。這預示著挖掘機市場進入了今年的市場調整階段。
從級別上的分布來看,30噸以上的挖掘機市場份額由4月份的10.5%增至12.7%;而15噸以下的中、小型挖掘機的市場份額由上月的34.8%降至本月的31%。
從這些數據中可以看出上半年小挖市場依舊保持了蓬勃發展的勢頭。據統計,目前國內小挖制造企業已發展到五六十余家,而且出現了許多年產銷量超千臺的企業。如煙臺斗山、北京現代京城等企業,與之前比較的話,不能不說這是行業的大發展。
有專家預計,5年之后中國挖掘機的年均需求量將達到10萬臺。雖然目前小型挖掘機僅占中國全部挖掘機銷售量比例的千分之二,而5年后這個數字預計將達到千分之四,產銷量達到近4萬臺。這樣中國小型挖掘機產業將同其他消費品產業一樣,用10年的時間走完歐美等發達國家30年的市場之路。
同時,由于眾多企業的介入,競爭的加劇,不少企業通過國際化采購提高整機性能和可靠性,通過自主研制開發的產品,降低制造成本,以滿足國內用戶的需求。
對于配套件制約了國內挖掘機行業發展的說法,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工程機械配套件分會秘書長馬傳偉說,為液壓挖掘機配套之事不是國人做不了,而是過去沒有做。從2006年開始,行業已經探索解決挖掘機液壓件配套的辦法,計劃用3~5年重點解決10噸以下小型挖掘機液壓件配套,在此基礎上,再用3~5年解決大型挖掘機液壓件配套。
他認為,屆時中國小型挖掘機的零部件配套體系可以完善和成熟,為國產小挖規模化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由“小”能否入“大”?
然而小挖的快速發展并不能消除大中挖長期被國外品牌占據的遺憾,尤其大中挖在挖掘機行業里屬于銷量最大,也最能體現挖掘機水平的產品。如何在這塊產品市場有所作為一直是挖掘機行業人士的期盼。
此外近幾年來,挖掘機市場發展的很快,中國工程機械行業已成為僅次于裝載機的第二大子行業,而且由于挖掘機的銷售利潤可觀,幾乎是裝載機的2~3倍,所以在靠單一產品很難取得競爭優勢的市場情況下,企業紛紛介入挖掘機市場。或許國產小挖的迅速發展起到了啟示作用,不少企業開始以小挖為突破口,向大中挖發起了沖擊。柳工、三一等企業陸續成立了挖掘機公司,進行獨立運作。而徐挖、廈工、陜西黃工等企業也紛紛延長了產品線。
但這其中存在一個問題,就是小挖的成功經驗能否套用在大中挖上。記者曾問過一挖掘機制造企業技術人員這樣的問題,他說這兩者之間有著非常大的差距。小挖主要用在市政和公路維修等小型工程,有著良好的工作環境,而大中挖的工作環境要惡劣很多。從基礎件和配套件來講,大中挖要求更加苛刻,比如發動機,國內小挖可以使用國產或者合資品牌的發動機,而大中挖制造企業往往會選擇原裝的發動機配套。這些差別,就引發了對供應商選擇的要求不同。此外液壓件和電控系統也存在這樣的問題。
值得注意的是,近3年來,國內小挖的快速增長跟國外品牌對這一塊市場的重視程度不夠有關。但國內挖掘機企業要想憑借小挖來帶動大中挖的發展,挑戰國外品牌牢牢掌控的地位很難,因為國外挖掘機品牌大多已在中國進行本土化生產,成本進一步降低,且其產品主要集中在中高端市場,因為這一塊利潤比較豐厚。
基于這些考慮,業內專家建議國內小挖制造企業先夯實小挖產銷的基礎,不能盲目求大,拿剛剛從小挖市場賺取的利潤投向大中挖市場。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