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備類企業長期看好,未來5-10年是裝備業發展之黃金時期,全球制造業向我國轉移、我國經濟快速增長、大量高技術高性能設備長期依賴進口的現狀為我國裝備制造業發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場需求和廣闊的進口替代空間。此外,我國工業現代化正處于產業發展之重點由采礦、煉鐵、挖煤等上游產業向裝備制造業等中游產業轉變之階段,隨著自主創新能力的提高及國家對振興裝備制造業的高度重視,我們預計未來5-10年將是裝備制造業的黃金發展時期。
1-8月機械行業景氣度依然高漲,四季度有望繼續走高,盡管前幾個月有宏觀調控政策和固定資產投資減速的影響,但從最新的全國工業經濟數據看,1-8月全國所有工業行業中,盈利加快增長行業主要集中在裝備行業中,如通用設備、專用設備、電氣機械和器材、通訊設備、交通運輸設備制造等,基本涵蓋整個機械行業。這表明機械行業景氣高漲背后有其深刻的驅動因素(如需求拉動、產業轉移、國際競爭力提升、政策扶持和周期復蘇等),并不會因投資減速而下降。隨著四季度設備采購的傳統旺季來臨,我們預計機械行業景氣程度有望繼續走高。
銷售淡季即將過去,四季度銷量有望回升從過去的銷售數據看,一般來講3-5月銷售旺季,而7-9月是銷售淡季,而10月后銷售情況又有所回升,這一規律在機械行業比較普遍,特別在工程機械行業。06年工程機械行業全面復蘇,雖然近期有宏觀調控政策的影響,但從實際銷售情況看,各企業的銷售并未受多大影響,銷售量月度同比數據依然高增長,如1-8月叉車累計同比增長37.1%、鏟土運輸機械增長21.03%、混凝土機械增長27.94%,壓實機械增長7.12%。
隨著體制改革的深入發展,多數重大技術裝備制造企業已經下放地方,有過數輪的改制,經受了市場競爭的洗禮。而與高競爭度的制造商不甚對應的是,低市場化的采購方。比如,輸變電制造業是一個高度市場化的行業,僅變壓器制造商就有上千家,分作跨國巨頭、國內三大、中小企業等幾個陣營。而國內采購方無非兩家:國家電網和南方電網。按說國內輸變電市場這些年來高速發展,應該帶動一批國內企業超速成長,筆者曾見過十分優秀的國內輸變電排頭兵企業,但多年來市場營業額不過10億元左右。而規模顯然要小一些的工程機械市場,卻成長出了像徐工集團這樣的年銷售額直逼200億元的排頭兵企業。所以,透過市場采購問題,我們可以觸摸到更深刻和廣泛的行業發展問題。
當然對于重大技術裝備企業來說,機會不能等靠要,應是自己抓住的,自己創造的。改革開放近30年,重大技術裝備企業抓住了各種機遇,經受了市場風雨的洗禮,胼手胝足,發憤圖強。我們應該對未來的民族企業有充分的信心。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