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從國家發改委傳來喜訊:代表我國內燃機行業最高水平的高效節能環保內燃機國家工程實驗室落戶玉柴。
這意味著,一直倡導綠色動力的玉柴集團,在收獲高度肯定的同時,從此將全力承擔起更多的建設重任。
在玉柴集團董事局主席晏平看來,這份擔當,責無旁貸。“作為制造業,我們的產品再好,如果給社會帶來污染,也是沒有生命力的。”因此,玉柴2006年即提出了“綠色發展,和諧共贏”的全新發展理念。“玉柴要成為國內行業致力環保的標桿,做‘最大活動污染源的控制者’!”這是玉柴最大的目標,永遠的責任。
玉柴做到了。當從達標國1的發動機開始,到國2、國3、國4、國5,再到歐Ⅵ,全國第一臺發動機都在這里研發成功的同時,每一次的排放升級都比國家規定時間提早3至6年,甚至8年。
低碳玉柴,已達到國內領先,國際同步。
以首創搶占低碳技術制高點
低碳經濟和新能源戰略如今已成為發達國家占領國際市場的制高點,“無為而治”肯定挨打。
作為我國民族工業的代表,玉柴60年間不斷推進自主創新,搶占發動機節能降耗技術制高點,全力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在一輪又一輪新的競爭中獲得了民族工業的話語權。
這些年,玉柴人很自豪:成功研發國內第一臺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轎車用柴油機并具備生產和配套能力;成功推出國內第一臺國4燃氣發動機,確立了玉柴在中國燃氣發動機領域的領先地位;成功推出國內第一臺達標國4、國5柴油發動機并率先批量投放市場;首家推出單軸并聯式(ISG)城市客車混合動力;實現國內第一臺“低碳節能高效發動機”成功裝車試運行;推出我國首臺滿足歐Ⅵ排放法規車用柴油機,填補了我國高效清潔柴油機的空白,提升了國家研發高等級排放發動機的技術水平……
節能減排,玉柴動作很大。“十一五”期間,投入兩億多元用于技術改造,淘汰了一大批污染大、能耗高的設備、設施和工藝,每年節能效果達1.8305萬噸標煤,單位產品、產值綜合能耗指標處于同行業先進水平。如今,玉柴鑄造中心項目中關鍵、重要工序均采用國際著名品牌進口設備,環保節能設施設備達到國內最高水平,鑄造用材可減少10%,生產過程能耗降低8%。
節能降耗技術帶來了巨大的環境效益。玉柴總工程師沈捷以實例論證:原來大巴車裝的發動機是8升,功率是350馬力,現在裝載的是玉柴與天津大學合作研發的兩級增壓的6.5升發動機,同樣達到350馬力,但是每年可以達到減少排放二氧化碳5噸的效果。玉柴的國家863高科技項目“商用車混合動力總成系統”投放市場后,節能平均達到25%,玉柴精品重機6K發動機,最低油耗、額定點油耗比世界最低油耗還低5%-8%;
主要結構件采用高強度蠕墨鑄鐵材料,發動機重量比傳統發動機重量減少15%。
排放控制專家李勤博士介紹說,發動機排放等級越高,向空氣中排放的有害氣體就越低,一臺國5發動機比國3發動機氮氧化物的排放量低60%,顆粒排放量低80%。由于玉柴一直在領先推出高等級排放的發動機,因此,以2010年為例,玉柴的多缸柴油發動機銷量比1994年增加了8.5倍,但產品的微粒排放總量基本沒有增加,實現了“綠色制造”,為空氣治理和環境保護作出了貢獻。
技術的提升必然推動企業的競爭力進一步提升。2008年北京奧運會期間,以低排放、低耗能、低噪音為標志的玉柴綠色動力,成為服務北京奧運的惟一中國綠色動力,擊敗了康明斯和沃爾沃等國外品牌產品。目前,玉柴環保發動機在北京、上海、廣州、杭州等大中城市擁有較大的保有量。其中4500多輛配裝玉柴國4發動機的車輛服務于北京綠色公交線路,500多臺國5發動機也已率先通過招標在北京運行。在廣州亞運會上,玉柴成為公交車的核心配套品牌,8800多臺玉柴環保動力為亞運服務,占比達到95%。
循環低碳經濟發展的有效實踐,讓玉柴成功獲得國家首批汽車零部件再制造試點企業資格。玉柴再制造成功實現與國際接軌,躍上了發展新臺階。
聚英才撐起“千億玉柴”
“聚天下英才,創玉柴偉業”是玉柴最響亮的人才引進口號。其人才隊伍建設的“團隊化、立體化、職業化、國際化”, 聚集、培養和鍛造了大批高素質的干部隊伍、高智慧的研發隊伍、高技能的勞動隊伍。
國內柴油機電控技術首席專家、上海交通大學教授卓斌,被中國汽車工程學會譽為“將直噴式轎車柴油機介紹給中國第一人”的留德博士、排放專家李勤等,均為玉柴的人才觀和發展平臺吸引而來。
目前,玉柴建設了自治區級的“柴油動力人才小高地”和市級的“工程機械人才小高地”。已擁有工程技術人員2630人,其中教授級高工3人,高級工程師156人,工程師1174人;博士31人,碩士381人;5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11人為國家級技術專家,國家科技部“863計劃”重點項目“汽車開發先進技術”總體專家組專家1人。工程技術人員中,本科學歷以上人員占90%,中高級職稱人員約占50%,青年技術人員占70%。這些人才覆蓋多學科領域,具豐富實踐經驗,是行業一流的柴油機研發團隊。
“關鍵人才和核心人才是撐起‘千億玉柴’和‘國際玉柴’的脊梁。”愛才的晏平這樣說。
為了吸引更多高端人才,今年5月初,玉柴集團發布公告,以豐厚待遇公開招聘“新能源汽車動力系統研發”和“發動機清潔燃燒技術”領域的八桂學者和特聘專家,成為廣西首批為八桂學者、特聘專家設崗單位。
“新能源汽車動力系統研發”八桂學者的工作條件和待遇優厚創下廣西歷史之最。除廣西財政給予豐厚的崗位津貼、科研補助經費、一定條件下稅后百萬安家費外,玉柴集團還為八桂學者及其科研團隊提供不低于200萬元的科研啟動經費,補充投入1.8億元用于技術研發、新能源汽車動力總成產業化車間修建和加工設備采購。
今年8月,650多名來自五湖四海的2011屆大學畢業生陸續加盟玉柴,創下歷年之最,其中40人為碩士研究生。金秋10月,玉柴又兵分多路,奔赴全國多所著名高校,啟動了校園千人招聘序幕,欲為玉柴發展延攬800-1000名高校學子。
在晏平眼里,那些沒有什么高學歷但又“身懷絕技”、從學徒起步卻能成為“技能大王”的技工,同樣是“玉柴的寶貝”、 “大師”。
今年8月5日,玉柴集團為140名技師舉行隆重出發儀式,歡送他們奔赴廈門、廣州和區內的知名企業免費學習考察,以提升技師專業技能。這樣的學習,玉柴已連續開展了三年。玉柴每年還撥出100萬元經費,給予技師重獎。每到節日,晏平第一個慰問的就是技師團隊。前不久,晏平給玉柴電氣工程專家梁春威送去一臺蘋果電腦。晏平說,梁春威搞了一輩子電氣研究,一個專注專業和深入研究并作出巨大貢獻的技師,應該享受和他一樣的待遇。
目前,玉柴技師人數已達1000多人。2008年,玉柴成立了全國內燃機行業第一家技師協會,晏平親自擔任協會名譽會長。
如今,玉柴已初步完成了“千億玉柴”的產業規劃。晏平說,在宏偉的產業規劃布局和美好的愿景中,人才戰略規劃是重中之重。從今年起,玉柴將以現有的人才團隊為核心,以階段性引進結構化人才為補充,在“十二五”期間構建起更為強大的人才梯隊,為“千億玉柴”的實現提供堅實的人才保障,繼續引領低碳動力發展的新方向。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