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國際商報訊從現在起到2010年間,將有17個行業的500個產品進入“十一五”期間中國名牌產品重點培育指導行列,中國名牌推進戰略的重點將從評選向培育階段過渡。這是記者從中國名牌戰略推進委員會11月8日在京舉辦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的。
中國名推委在新聞發布會上公布了《中國名牌產品“十一五”重點培育指導目錄》(以下簡稱《指導目錄》)。《指導目錄》包含了17個行業的500個產品,目錄的制定以我國當前工業結構、產品特色和產業優勢為依據。其中,機械行業有超過100類產品進入目錄,輕工家電、食品、紡織服裝、石油化工、電子信息、建筑材料、鋼鐵等“十一五”規劃中的工業支柱產業各有30類以上產品將獲得重點培育,另外還有船舶、有色、農資、環保、醫療器械、體育用品、安防、煙草和林業等行業的產品入選。《指導目錄》對各行業的產品分年度提出了培育規劃,據悉,“十一五”后4年的中國名牌評價工作將在一定程度上參照《指導目錄》培育的結果。
國家質檢總局質量管理司副司長惠博陽指出,從10年前《質量振興綱要》提出實施名牌戰略以來,中國的品牌建設工作取得了實質成績,而且在國際市場上贏得了廣泛認可,但是中國名牌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地位仍有待加強。有鑒于此,《指導目錄》被寄予了厚望,其目的是引導大家不僅重視評選而且重視品牌培育,并在相關領域指導各地方、各行業,特別是廣大企業加大品牌戰略實施力度,強化品牌培育工作。
惠博陽表示,“十一五”期間,中國名牌產品評價工作將繼續進行,在此期間將按照國家的產業政策以及“十一五”發展規劃,構建中國名牌產品評價的框架,而這個框架的第一要務就是指導中國名牌產品的培育。
《指導目錄》充分反映了“十一五”名牌戰略發展的重點方向:著眼于提高自主創新能力,重點培育一批核心技術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新技術產品;著眼于新型工業化的要求,重點培育一批提升國家技術實力的先進制造業產品;著眼于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重點培育一批對促進農村發展、增加農民收入有較大影響的產品;著眼于可持續發展,重點培育一批資源節約型產品和環境友好型產品;著眼于提高自主品牌的國際競爭力,重點培育一批自主品牌出口量大的產品;著眼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重點培育一批提高人民生活質量,有效引導消費的產品,同時重點培育一批西部地區和東北老工業基地的優勢產品,促進區域協調發展。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