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卡特彼勒全年銷售收入上升14%,每股收益上升28%,預計2007年將是銷售額和利潤創記錄的第4個年頭。
2006年,卡特彼勒已經是連續4年利潤增長達到兩位數,連續3年銷售額及利潤創下歷史紀錄。本年度銷售收入達到415.17億美元,實現利潤35.37億美元,每股收益5.17美元,比2005年同期增長28%。
在銷售收入增加的51.78億美元中,其中33.21億美元來自銷量的增大,14.42億美元來自,3.15億美元來自金融收入增加,7800萬美元來自匯兌收益。
2006年利潤比2005年同期增加了6.83億美元,主要得益于價格變現及銷量增大,部分增加的收入被更高的核心營業成本所沖銷。機械與發動機營業利潤占銷售收入的比重從2005年的10%上升到12%。
機械和發動機經營現金流達到46.13億美元,創公司歷史新高,比2005年增加18.03億美元。強勁的現金流可以讓公司增加資本支出,收購了Progress Rail公司,季度紅利提高了20%,并回購了4560萬元股票。
1 分地區銷售收入情況
卡特彼勒將全球市場劃分為北美、EAME(歐洲、非洲、中東及獨聯體國家)、拉丁美洲和亞太地區4大區域。其中北美是最主要的市場區域,銷售收入所占份額都在50%以上。2006年,拉丁美洲地區銷售收入為38.41億美元,同比增長22%,是4大地區中增長最快的,占總額的比例為9.25%,比上年的8.7%上升0.55個百分點。亞太地區銷售收入為50.05億美元,同比增長9%,是4大地區中增長幅度最小的,占總額的比例為12.06%,比2005年的13.75%下降了1.69個百分點。
2 各區域市場產品銷售情況
(1) 機械產品。
2006年卡特各區域市場機械銷售都獲得增長,銷售額達到260.62億美元,比2005年增加31.31億美元,增長14%,其中銷量增加貢獻20.81億美元; 價格變現增加9.96億美元; 匯兌收益增加5400萬美元。
(2) 發動機。
發動機銷售額達128.07億美元,同比增加17.32億美元,增長16%,其中銷量增加貢獻12.40億美元; 價格變現貢獻4.68億美元; 匯兌收益增加2400萬美元。
(3) 金融產品收入。
金融產品收入26.48億美元,同比增加3.15億美元,增長14%。
3 營業利潤
2006年實現營業利潤49.21億美元,比2005年同期增加11.37億美元,增長30%,主要得益于產品售價提高及銷量增加,部分被較高的核心營業成本所抵消。
本年度核心營業成本比2005年增加12.61億美元,其中,6.50億美元來自制造成本的上升(制造成本包括與產品制造有關的期間成本和可變成本)。期間制造成本增加主要是因產量上升所致,包括產量增大、機床維修保養費用上升、設施支持及物流業務上升等。可變制造成本上升主要受更高的材料成本所影響。非制造核心營業成本上升6.11億美元,主要是銷售、一般管理費用及研發費用上升所致。
分業務看,機械業務仍然是卡特彼勒營業利潤的主要構成部分,本年度實現營業利潤30.27億美元,同比增長25%,占營業利潤總額的61.51%,比2005年的64.24%下降2.73個百分點。發動機業務營業利潤為16.30億美元,同比增長52%,占營業利潤總額的33.12%,比2005年的28.30%上升4.82個百分點。金融產品營業利潤為6.70億美元,同比增長26%,占營業利潤總額的13.62%,比2005年的14.03%微降0.41個百分點。
從增長的構成看,機械業務增加的5.96億美元中,主要來自價格變現改善及銷量加大,但核心營業成本上升抵消了大部分增加的收入。發動機業務增加構成與機械業務相同,主要得益于價格變現改善及銷量加大,但核心營業成本上升抵消了大部分增加的收入。
4 展望2007
卡特彼勒董事長兼執行總裁歐文表示,雖然北美公路車用發動機及美國房地產業這2個卡特彼勒主要的市場領域在2007年的需求將下滑,經銷商也會削減庫存,但卡特彼勒仍會盡一切努力,讓2007年成為公司經營的又一個好年景,每股收益繼續增長,而且增長幅度要大于銷售收入的增長幅度,實現這一切的主要措施就是聚焦成本管理。
歐文認為2007年之后,卡特彼勒的業績將會比近2年有更大的突破。公司在新產品方面的投資將使卡特擁有歷史上最強大的產品線。此外,卡特還將繼續投資擴大全球設施,提高產能和改善運作。質量、速度、運用6西格瑪進行過程優化以及員工是公司戰略的基礎,通過戰略的有效實施,到2010年公司銷售收入將超過500億美元,從2005年到2010年,每股收益年復合增長率達到15%%~20%,屆時股東將會得到更大的回報。
預計2007年銷售收入將比2006年增長5%,范圍為415億~436億美元; 預計每股收益為5.20~5.70美元,比2006年的5.17美元有所改善; 由于利潤改善和存貨下降,預計機械和發動機經營現金流將在2006年46.13億美元的基礎上進一步增加。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