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不完全統計,在全國各地的市政道路上,約有50%以上的窨井蓋存在著沉陷的問題。
路面窨井蓋的沉陷,又稱“馬路肚臍眼”,是讓城市道路管理者最為頭疼的問題。不但嚴重影響行車的舒適性,還可能釀發嚴重的交通事故。長期以來,有效治理這一問題技術手段匱乏,各地市政主管部門一直在尋求著行而有效的窨井蓋沉陷治理方案。
近年來,各地的施工實踐表明,采用英達“修路王”可對窨井蓋周邊沉陷等病害進行有效治理,治理后井蓋周邊的路面平整,提升了路面的封水性能和抗剪強度,有效延長了路面壽命,且施工中對原路面材料實現了100%原價值就地循環再用,無任何廢料排放,清潔環保。目前,福州市已全面使用這一技術對全市井蓋路病進行治理。
2011年元旦期間,為更好地推廣應用英達井蓋路病修復技術,南京市在長樂路進行了試點應用。
治理馬路“肚臍眼”難度不小 “修路王”對癥下藥解決問題
據了解,窨井蓋沉陷路病多發且難以治理的原因,主要是因井蓋周邊無法進行充分壓實等原因導致的。由于車輛的碾壓及井蓋周邊路面接縫處的滲水的原因,沉陷井蓋周邊通常伴隨有水損壞、松散、坑槽等。
市政管理部門相關人士告訴記者,在道路建設時,路面基礎的壓實是用壓路機等機械進行的,而窨井周圍一般是采用人工夯實,這樣就會造成窨井周邊路病基礎不實。加之長期受到外力以及雨水等的侵蝕,即使回填質量控制到位,仍會出現不同程度的下陷等現象。
過去,通常都是采用傳統工藝進行井蓋沉陷的治理,先破碎,再填上瀝青混合料,一方面新舊路面之間的存在弱接縫,另一方面,粘層油對新舊路面之間的黏結效果不佳,在車載的作用下,短時間內會再度損壞。
江蘇省瀝青路面熱再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的專家告訴記者。“用英達‘修路王’治理井蓋最大的優勢是‘對癥下藥’”, 英達“修路王”配備了FR系列手扶式壓路機,輕便靈活,可以輕松碾壓大型壓路機難以處理的窨井蓋邊角路面,強大的激振力能有效壓實沙土、土壤、瀝青混合料等,有效地解決窨井蓋周邊路面難以壓實的問題;英達獨有的層間熱黏結技術將新舊路面焊成一個整體,徹底消除了傳統工藝治理后的弱界面、弱接縫,可以有效提升路面的抗剪強度至傳統工藝的3倍,井蓋周邊路病修復后不易復發。
半小時內修復單個井蓋 零℃下的高效、優質施工
元旦期間,南京夜間溫度低至0℃以下。以往這時候,道路養護單位大多都“歇工”了,但記者在現場看到,即使在嚴冬, 英達“修路王”治理起路病來依舊高效、優質,半小時不到,一個窨井蓋周邊的路面就變得平整、美觀。據了解,僅用了3個晚上,英達“修路王”就使南京長樂路上凹凸不平的井蓋恢復了平整。
1月4日夜間,當記者來到長樂路施工現場的時候,看見“修路王”正放下加熱墻,在對路面進行加熱,英達施工工程事業部的張禮軍告訴記者,在0℃以下,加熱墻加熱路面的時間為12分鐘,“如果在夏天的話,8分鐘即可完成加熱”。隨后,施工人員將加熱后的路面耙松、噴灑乳化瀝青后,再添加少量新料,即可進行整平、壓實了。
冬季施工難點之一是新瀝青料的供應問題。由于拌合場不開工,很多道路養護工作都無法正常進行,但“修路王”自帶的恒溫加熱、保溫料倉很好克服了這一問題,可以提供整夜窨井蓋施工所需。
“冬季加熱后的原路面瀝青料降溫很快,因為保證熱粘結的效果,優質施工的另一個關鍵是速度要‘快’”,張禮軍表示,每半小時一個井蓋的修復速度完全可以保證瀝青混合料在碾壓前仍能達到要求溫度,如果溫度降低太快的話,施工隊伍還會采取在碾壓前對路面進行二次加熱的方式,確保施工質量。
英達井蓋治理技術將獲大力推廣應用
據了解,這種窨井蓋治理的新工藝已在南京街頭進行了多次試點應用,將在全市范圍內推廣。鑒于英達就地熱再生技術在窨井蓋治理效果上極為出色,有望解決多年來困擾各地市政部門的窨井蓋沉陷頑疾,除福建之外,重慶、淮安、廈門都已開始使用這種技術對沉陷井蓋進行處理。
“從外觀來看,新鋪路面與老路面粘結良好,沒有弱接縫的出現,通過對道路的平整度和透水系數進行了檢測,均能滿足規范及現行行業規范的要求。”南京市市政管理部門這樣評價英達井蓋治理技術。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