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戰略性新興產業打造成湖南經濟的核心增長極
中國經濟時報:經歷金融危機后,全球都以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作為應對金融危機、資源環境挑戰和引領未來發展的重要舉措。那么湖南將如何以此為契機,培育發展這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
梅克保:為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湖南已確立了實施“753”戰略,即優先發展7大重點產業、實施5大基礎工程、打造3大支撐平臺,做大優勢、做強特色、提升水平,力爭我省戰略性新興產業在若干領域躋身國內乃至世界前列,成為推動產業發展的主導力量,促進全省經濟走上科技引領、創新驅動、內生增長的軌道。
發展7大重點產業,一是做強做優先進裝備制造產業。依托比較優勢,積極參與國際市場競爭,進一步提升先進裝備制造業的核心競爭能力。
二是整合提升新材料產業。依托有色金屬、稀土等戰略性資源,圍繞先進裝備制造、新能源、節能環保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需要,發揮研發實力較強、產業基礎較好和關聯產業發展較快等優勢,加強資源整合,把新材料產業打造成為搶占未來戰略制高點和支撐裝備制造業快速發展的基石。
三是著力壯大文化創意產業。大力實施文化強省戰略,挖掘湖湘文化精髓,以集群發展為紐帶,走規模化、差異化和精品化道路,將文化創意產業打造成為全國文化一流品牌和湖南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柱。
四是加快發展生物產業。
五是大力發展新能源產業。
六是努力振興信息產業。
七是乘勢發展節能環保產業。
由于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是一項艱巨的任務,需要長期不懈的努力,因此,我們還將舉全省之力,采取超常規舉措,組織實施一批具有戰略意義、帶動性強的重大工程,集中攻克一批影響長遠、關系全局的核心技術,加快建設一批引領發展、支撐創新的重大平臺。這就是我提到的“實施5大基礎工程,打造3大支撐平臺”。
所謂“五大基礎工程”,一是新興產業集聚工程。即依托優勢區域,培育一批創新能力強、創業環境好、特色突出、集聚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示范基地和園區,完善產業鏈條,打造產業集群。重點建設19個國家級產業基地和專業園區,以及現代工程機械、軌道交通等10條千億元規模的重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鏈,提升產業整體競爭力。二是優勢企業培育工程。即圍繞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高端化、集聚化、特色化目標,重點扶持100家優勢企業,組織實施100個重大產業化項目,鼓勵支持一批有實力的新興產業企業跨省、跨國對接合作,推動形成“千億航母、百億旗艦、十億骨干”的發展格局,進一步發揮重點企業對產業發展的支撐和帶動作用。三是核心技術攻關工程。即加快完善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以促進產業規模擴張、搶占未來競爭制高點為目標,充分利用全球創新資源,結合國家科技重大專項,集中攻克一批關鍵核心技術,提升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核心競爭力,推動“湖南制造”向“湖南創造”轉變。四是名牌產品創建工程。即通過綜合運用政策、資金、宣傳等手段,加強品牌創建與保護、擴大品牌市場占有率、突出品牌經營,打造一批具有湖南特色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品牌群,搶占市場價值鏈高端。五是人才資源開發工程。即全面實施戰略性新興產業人才培養引進戰略,建立健全人才培養激勵機制和人才資源配置體系,大力實施“百千萬人才計劃”(到2015年,引進培養100名領軍人物、1000名高級人才、10000名優秀青年人才),推動形成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人才培養、選拔、使用良性循環的新格局。
所謂“三大支撐平臺”,一是技術創新平臺,二是投融資服務平臺,三是共性技術服務平臺。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