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銀監會紀委書記王華慶昨日在《中國銀行家調查報告(2010年)》發布會上表示,銀行信貸安全的問題已經引起了各方的關注。危機后大量的信貸投放有力地支持了我國經濟的企穩回升,但也應該認識到,有相當一部分項目存在審貸不嚴、結構長期化、貸款集中度高等問題。
王華慶說,今年的調查報告反映,部分銀行家認為地方融資平臺貸款風險比較突出,對這個問題大家是有共識的,關鍵是如何負責任地做好分類、提足撥備、做好保全和總結。這個問題也是國際上關注的問題,如果做得不好,尤其對上市銀行和國際化銀行來說,就有可能遭評級機構降級,這會直接影響海外融資的成本,也會影響中國銀行業的國際聲譽。
他說,國內外宏觀經濟還有很多不確定性,歐、美、日等主要經濟體開始出現復蘇跡象,但仍面臨財政赤字劇增、失業率居高不下等諸多問題。世界經濟復蘇仍很脆弱,貿易保護主義有抬頭的趨勢,而我國經濟外部依存度高的矛盾難以在短期內得到解決。國內宏觀調控也處在關鍵時期,資產價格過高和通貨膨脹預期的問題尚待進一步解決。
最近,巴塞爾委員會公布了最新的監管改革安排,新的安排進一步提高了資本監管標準,引入了杠桿率指標,完善了流動性和撥備要求,銀行監管改革的問題還會在即將召開的G20首爾峰會上進行討論。王華慶說,巴塞爾最新的改革安排并沒有明確提出諸如防火墻等更加有效的預防性措施,這也是各國妥協的一個結果。要結合我國的實際,積極推動包括巴塞爾新資本協議在內的各項審慎監管政策的落實,打好基礎,提升我國銀行業整體抗風險能力。
王華慶還表示,這次國際金融危機,一個很重要的教訓是金融機構對金融消費者責任的缺失。我國的一些銀行存在一些問題,譬如說銀行的收費問題,算的是具體項目投入產出的小賬,但并沒有算好客戶關系管理、客戶忠誠度、銀行聲譽和社會責任這筆大賬,并且信息披露和客戶溝通也做得不夠,造成了不好的社會影響。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