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3日,山特維克對外宣布斬獲一筆電動礦用裝備大額訂單,為South32位于美國亞利桑那州的綠地 Hermosa 關鍵礦產項目,提供地下采礦設備。
這筆訂單中的大部分設備由電池驅動礦用卡車 (BEV) 組成,是山特維克有史以來最大的BEV訂單。該訂單價值約7.5億瑞典克朗,于2025年第二季度預訂。
所采購的礦用裝備包括地下采礦純電動卡車、裝載機、錨桿機、開發鉆機和深孔鉆機,以及傳統卡車、錨桿機、裝載機和深孔鉆機。
預計將于2026年第四季度開始交付,一直持續到 2030 年,大部分設備交付工作計劃安排在2026年-2027年完成。
4月底,山特維克發布2025年第一季度財務報告,凈利潤同比激增200%。
近年來,山特維克通過多維度技術創新與戰略部署,系統性地突破電池驅動礦用車(BEV)在采礦場景的應用瓶頸,尤其在?斜坡工況能量再生?與?整車能效優化?領域取得顯著進展。山特維克破解BEV應用難題
面對純電動礦用設備(BEV)推廣中的核心挑戰,山特維克采礦與巖石解決方案公司正通過其純電動產品線的技術創新實現突破,其中斜坡能量再生技術成為重點攻關方向。
在礦山運輸場景中,長距離爬坡對電池續航構成嚴峻考驗,而下坡時的能量回收則成為提升能效的關鍵。
山特維克通過先進的再生制動系統,將礦卡下坡滑行時產生的動能轉化為電能回充至電池組,顯著延長設備連續作業時間。
這一技術突破尤其適用于深井開采等復雜地形場景,有效破解了傳統BEV在連續爬坡工況下的續航焦慮。
此前,在Sunrise Dam礦場的測試中,TH665B純電礦卡已展現出該技術的實際效益:相較于柴油車型,其爬坡效率提升11%,而能量回收系統在長下坡工況持續工作,為后續運輸循環儲備了充足電力。
這種“邊作業邊充電”的閉環系統,使得設備在連續作業周期中維持穩定的電量狀態,SOC下降十分有限,確保生產效率不因充電中斷而下降。
該公司最新研發的智能電量管理系統,能夠根據實時坡度、載重及電池SOC狀態動態調整能量回收強度。
該系統與自動化駕駛功能深度集成,在無人駕駛模式下可優化制動策略,實現最高效的能量再生。
山特維克地下鉆探產品線經理Marko Roivas強調:"我們的目標是通過軟硬件協同創新,讓BEV在復雜礦道中的綜合表現超越傳統柴油設備。"
隨著新一代TH665iB等自動化純電車型的推出,山特維克正構建起涵蓋能量管理、快速充電和智能調度的全棧技術生態。該技術路線不僅響應礦業零碳轉型需求,更通過提升設備綜合能效,為礦山運營商創造可量化的經濟價值。
山特維克電動化技術生態持續擴展
當電動化技術與山特維克井下鉆機協同作業時,礦企可同步獲得純電鉆探的成熟優勢:零排放運行、鉆探充電技術(Charging While Drilling)、離網鉆探與錨桿支護能力,以及顯著降低的熱量與噪音輸出。
山特維克首款搭載新電池平臺的純電井下鉆機已交付客戶,預計于6月投入運營。
混合動力技術同步突破
在載重級別與TH665B純電礦卡相近的60噸級領域,山特維克于拉斯維加斯MINExpo 2024展出的TH66X柴電混動原型車,已在芬蘭Callio礦場完成測試。
該車型在保持發動機功率不變的情況下,平均爬坡速度較柴油基準車型提升超10公里/小時,燃油效率亦優于同級柴油礦卡。
山特維克裝載運輸事業部大型卡車產品線經理Esa-Pekka Kantola表示:“測試數據與客戶反饋正用于開發新型柴電混動礦卡,計劃將在2025年底啟動現場驗收測試",并透露后續原型機已在規劃中。
這款與即將推出的大噸位BEV礦卡同屬模塊化電動產品家族的新車型,計劃于2026年底加入全球產品序列。
為此,Kantola強調:“該車搭載全新技術體系,我們將全力支持客戶測試以確保雙贏。”
電池更換系統持續進化
當前,山特維克BEV產品線采用自主更換電池系統,屬創新專利技術,集成AutoSwap與AutoConnect功能。
相較于“快充”補能方案,該系統能最大限度減少基礎設施需求,并使設備恢復作業速度顯著提升。
現階段,電池更換時僅需人工完成充電接口插拔,但產品供應副總裁Teemu Raitis透露,多項現有及潛在技術正推動換電流程進一步自動化,技術團隊正在開發相關方案,臨近現場應用階段時,將公布更多技術細節。
這種漸進式創新路徑,既延續了LH518iB鏟運機遠程換電的實踐經驗,又為未來全自動化礦山場景預留技術接口。
隨著TH665iB等新一代電動車型的推出,山特維克正構建覆蓋純電、混動的多維電動化解決方案,為礦企能源轉型提供靈活選擇。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