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3年凈利增速回正的基礎之上,近日多家工程機械龍頭企業公布的數據顯示,一季度,公司業績大幅增長、盈利能力顯著提升。國金證券研報分析指出,一季度,多家“海外收入占比提升帶動主機廠利潤率提升,進而帶動業績增長”。
對于工程機械行業的未來走勢,業內判斷,隨著多重利好政策催化,工程機械行業下行周期或迎來拐點。
“當前,工程機械行業國內市場處于周期底部,但國民經濟已總體回升向好,整體回升的態勢更趨明顯,以地方政府專項債、特別國債為主導的基建投資有望繼續發揮托底效應。”中聯重科相關人士向《華夏時報》記者表示,加上國務院印發的《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的行動方案》,項目工程量的企穩恢復疊加設備更新政策牽引,可能一定程度上加快行業企穩復蘇。
多家龍頭企業“增收又增利”
4月29日晚,徐工機械披露,公司2023年實現營業收入928.48億元,同比下降1.03%,歸母凈利潤53.26億元,同比增長23.51%,扣非后凈利潤44.97億元,同比增長29.47%,收入和利潤繼續保持國內行業第一。
在此之前,已有多家機械工業龍頭企業公布了2023年業績報告。根據申萬行業分類,在披露2023年年報的19家工程機械整機上市公司中,有15家凈利潤同比增長,其中增幅在30%以上的有11家。
例如,中聯重科2023年實現凈利潤37.71億元,同比增長58.13%;歸母凈利潤為35.06億,同比增長52.04%;扣非歸母凈利潤為27.08億,同比增長109.51%;柳工2023年實現營業收入275.19億元,同比增長3.93%,實現歸母凈利潤8.68億元,同比增長44.80%,實現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16.29億元,同比增長69.90%。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3年機械工業實現營業收入同比增長6.8%;實現利潤總額同比增長4.1%。工程機械行業多家企業不僅跑贏指標,亦實現翻番增長,表明行業運行指標處在較高水平。
2024年第一季度,工程機械龍頭盈利能力提升的趨勢得以延續。據國金證券研報,一季度,三一重工、徐工、中聯重科、柳工這四家公司的利潤分別為+4.21%、+5.06%、+13.06%、+58.03%;主機廠利潤保持增長主要得益于出口,2023年四家公司海外毛利率比國內毛利率分別高出7.98個百分點、3.05個百分點、7.57個百分點、11.86個百分點。
其他龍頭企業中,記者看到,山推股份一季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08億元,同比增長22.81%;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同比增長44.92%;安徽合力一季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90億元,同比增長48.27%。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同比增長56.29%等。
上述國金證券研報分析指出,一季度,“海外收入占比提升帶動主機廠利潤率提升,進而帶動業績增長”。
在日前舉辦的業績說明會上,徐工機械管理層介紹說,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出口收入、國際化收入增長雙超50%,海外企業收入全線增長,其中歐洲、北美戰略性市場同比增長85%,戰略性產品挖掘機同比增長超60%等。
2024年一季度,中聯重科境外收入57.03億元,同比增長52.85%,海外業務收入占比達到48%,較2023年大幅提升10個百分點。“公司盈利能力提升主要受益于公司海外業務高增長、新興業務板塊成長壯大、極致降本與智能產線效率提升帶來的毛利率提升。”中聯重科相關人士向《華夏時報》記者表示。
從主要區域市場海外收入來看,中聯重科原有優勢市場中亞、中東、東南亞較快增長,拉美、非洲、印度、歐洲、北美洲出口均實現翻倍以上的迅猛增長;一季度海外業務毛利率同比提升明顯,其中工程起重機、高機、礦山機械三大產品線海外業務毛利率貢獻尤為突出等。
行業高景氣有望延續
中國工程機械協會最新發布數據顯示,今年4月,挖掘機內銷10780臺,同比增長13%,增幅環比擴大,且好于此前CME預期(芝加哥商品交易所,該機構預期為同比持平);出口8040臺,同比下降13%,降幅環比收窄。
自2021年4月以來,我國工程機械行業步入下行周期,本輪周期下行已持續三年。業內認為,隨著全球經濟穩定發展和國內各項調控政策效力的發揮,我國工程機械企業有望在海外延續高景氣、國內市場進一步企穩回升,國內市場長達36個月國內挖機市場的下行周期也將結束。
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會長蘇子孟在近期舉辦的行業論壇上表示,工程機械正處在新舊動能轉換加快和行業轉型升級提速的關鍵時期,政策效力將逐步發揮,市場環境會穩步好轉,涉及工程機械一些領域需求收縮、預期轉弱、動力不足的狀況將有序改善。“預計國內市場一些領域近期內仍會面臨壓力,但隨著政策效力的發揮和市場環境的好轉,全年國內市場需求總體上將好于去年。”
華創證券研報指出,近期隨著杭州、西安等核心城市房地產“限購”全面取消、全國范圍內多個城市提出針對地產的優化政策,預計后續地產銷售端逐步復蘇,進而帶動地產開工修復,提振工程機械需求;出口方面,自2023年下半年起挖掘機出口持續同比下滑,進入2024年以來,降幅逐漸收窄,預計隨著海外庫存的消化以及各主機廠海外渠道的拓展,挖掘機出口有望穩步提升。
基于對行業走勢的樂觀判斷,主要龍頭企業公布的2024年銷售目標均有所上漲。例如,山推股份2024年目標營收140億元(同比增速約32%),其中海外收入85億元;三一重工預計2024年公司營業收入增長10%以上;柳工目標2024年營銷收入跨越300億(同比增速約9%);恒立液壓、鐵建重工2024年營收目標分別為增長6%、約3%等。
而在近日披露的機構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中,對于行業景氣度的看法,多家工程機械龍頭再次給出肯定觀點。
例如,徐工機械分析稱,對于內銷市場,目前工程機械行業已經出現一些積極跡象。1萬億元增發國債項目、 “大規模設備更新”政策,可能短時間不會讓行業出現大變化,但是中長期會助力行業恢復。長期來看,國家提出的“兩步走”戰略,目前還是第二個戰略步驟的起步階段,要對經濟保持樂觀心態、對工程機械產業抱有強烈信心。
該公司認為,行業將逐步迎來前一個周期的上行期。另外,海外市場體量巨大,加上中國企業經過幾十年的積累,已經具備了海外拓展能力,未來海外也是所有中資品牌重點布局的廣闊天地。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