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秘書長兼北京天施華工國際會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吳培國在BICES 2021用戶座談會上的講話
近日,第十六屆中國(北京)國際工程機械、建材機械及礦山機械展覽與技術交流會(簡稱“BICES 2021”)用戶座談會主題活動在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簡稱“協會”)召開。協會會長蘇子孟、秘書長兼北京天施華工國際會展有限公司(簡稱“展覽公司”)董事長吳培國、副秘書長兼展覽公司總經理呂瑩、副秘書長王金星、副秘書長尹曉荔、副秘書長嚴建國、部分在京用戶單位代表中國路橋工程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楊雪松、物資裝備部部門經理吳金海、中國鐵建運營管理部設備物資處高級工程師張宏成、中國鐵建設備集采中心主任助理孫健峰、中國中鐵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經營部高級經理姚道雄、中國建筑土木建設有限公司設備運營事業部總工程師崔云飛、設備運營事業部設備部經理李新生、中工國際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陳國杰、中石化重型起重運輸工程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郭忠、生產管理部經理陳文清、北京建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資產管理部部長王斌、孫冀、機施事業部總工張希望、北京城建華晟交通建設有限公司資源化分公司總經理陳玉芳、設備經理張演剛、中建科技北京公司物資管理部經理李楠、租賃公司代表眾能聯合數字技術有限公司大區總監鄭艷偉、卡納磨拓(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市場與營業本部部長郇恩年、部分用戶協會代表中國化工施工企業協會副秘書長付文靜、中國冶金建設協會吊裝工作委員會秘書長孫海濤、中國施工企業管理協會閆反有、中國對外承包工程商會王志豪、部分用戶媒體代表《交通建設與管理》副總編輯馬麗、建筑雜志社主任王達、水利發展雜志社主任郭春林、《有色金屬(礦山)》主任魯進、協會分會代表工程機械租賃分會秘書長李涵兵、工程起重機分會秘書長張劍和展覽公司副總經理夏韋等四十多人出席了此次活動。
協會秘書長兼展覽公司董事長吳培國在座談會上作《BICES 2021籌備工作穩步推進,同期租賃展區蓄勢待發》主題講話,以下為講話實錄:
尊敬的用戶單位、用戶協會、用戶媒體朋友們:
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們專題召開BICES 2021用戶座談會,目的是向各位用戶朋友介紹行業發展情況及BICES 2021籌備工作最新情況,聽取大家對BICES 2021以及對工程機械行業發展的意見和建議。在此,感謝廣大用戶朋友對中國工程機械行業的厚愛,感謝大家對BICES一直以來的關心和支持。
剛才蘇會長就行業“十三五”完成情況、“十四五”行業發展規劃、2021年一季度行業形勢以及BICES的歷史向各位朋友做了介紹和回顧。可以說沒有廣大用戶對中國工程機械行業的厚愛,就沒有中國工程機械能與世界知名品牌同臺競技的今天。
BICES作為展示工程機械行業新產品、新技術、新工法的大舞臺,經過三十多年的發展,已經成為全球知名的工程機械展會之一。下面我就自上次媒體座談會以來BICES 2021籌備工作有關情況,從以下幾個方面再向大家做一匯報。
一、BICES 2021展商報名踴躍,展出的新產品和新技術值得期待。
基于對BICES北京工程機械展五大優勢和歷屆參展效果的認可,以及新冠疫情防控的良好預期,BICES 2021受到了行業企業的追捧和熱情參與,全球工程機械50強前列的企業多數已經報名參展,有的也已經進入審批流程;行業專業化服務企業、高端零部件和重點配套企業悉數計劃參展;已報名展商中尤其是國內外多家行業領軍企業在上屆大面積展示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大了展示面積。
截止目前展商報名數量和面積均大幅度超過上屆同期,已經報名參展的面積達到了上屆展會的80%以上。據了解很多展商已經啟動了展覽方案策劃和展品準備,一批具有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的新型工程機械及其配套產品、以及智能制造、智能服務、環保新型材料、耗材和技術都在緊張的準備中,期待著9月在首都北京為全行業奉獻一場饕餮盛宴。一些“十三五”期間的研發成果也將競相在展會亮相。總體來說,本屆展會有著更大的展示面積,更多的展商,也將帶來更多的行業最新成果和首發技術、產品和服務解決方案,相信各大用戶單位也將有著更多選型比對的機會和余地,并感受到一展盡攬的體驗。
展會設立的科技創新成果展區、綠色發展主題展館、大國重器主題展館、高端配套件、強基工程主題展館、智能化及互聯互通主題展館等十三大特色主題展區目前也基本成型。鑒于此,BICES 2021預計有2000家全價值產業鏈的行業企業參與展示,全部展覽總面積預計超20萬平方米。
其中科技創新成果展區是在2019年成功舉辦“七十周年發展成就展”的基礎上,聚焦“十八大”以來工程機械行業在有關部門和用戶的支持下,堅持創新發展的新產品、新技術發展成果,其中很多產品與技術獲得了國家及省部級科學技術獎,是工程機械行業保持健康發展的重要動力,這次展示也是向有關部門和用戶的一次集中匯報。
二、圍繞為展商觀眾創造更多價值的各項活動籌備進展順利。
為凝聚行業力量和社會共識,在展會期間我們將舉辦一百多場會議、論壇和現場互動體驗等特色活動。目前已落實的有BICES工程機械技術創新獎、產品質量獎、用戶滿意獎評選,非道路移動工程機械排放標準解讀與技術交流會、第六屆全國工程機械行業標準化工作會議、全球工程機械產業大會&工程機械產業鏈峰會、中國建造科技創新大會&中國建造創新論壇、世界工程機械智能大會、第三屆“一帶一路”工程機械國際合作論壇、第三屆中非工程機械合作發展論壇、全球塔式起重機峰會暨中國塔機租賃商100強大會、全球高空作業設備峰會暨中國租賃商100強大會、第二屆國際產能合作境外承包工程與工程機械合作論壇暨絲路中心領軍人才走進 BICES 2021、中國工程機械產業互聯網大會暨品牌盛會等眾多會議及活動,我們歡迎用戶單位積極參與。有關活動,我們將于5月份開始將陸續發布。
在展會期間,我們還將組織用戶單位和展商的閉門交流活動,營造更直接深入的互動體驗技術交流。同時,我們還在籌劃如何更好的為中小展商提供增值服務的系列方案,以幫助具有專特精技術和產品的中小展商,通過BICES 2021的平臺展示成果,并與廣大觀眾朋友進行交流。
三、增設租賃技術與裝備展覽專區及相關配套活動。
通過租賃方式為廣大用戶朋友提供工程機械及其他產品服務是必然的發展趨勢。
一方面目前工程機械租賃行業全球市場規模超過400億美元,約相當于工程機械總產值的25%,在發達國家,通過租賃形式提供給市場的工程機械占市場的65%,已經成為最主要的銷售途徑,而中國是全球工程機械最大的生產國和消費國,但中國工程機械租賃市場綜合滲透率不到10%,目前設備租賃企業數量雖已超過11500家,但規模普遍較小,以中小型租賃企業為主,資本在5000萬元以上的工程機械專業租賃企業不過百余家,與國際平均水平存在較大差距。
另一方面,從施工用戶單位內在要求來說,國內目前出現了施工用戶單位在加速資產輕量化,優化設備資源配置,減少固定資產投資,提高資金使用效率,降低運營成本的情況下,更多的把設備需求從采購轉向租賃。因此,中國工程機械租賃市場空間巨大,但隨著租賃業的發展,對租賃設備的全流程管理等方面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為此,經組委會慎重研究,決定在BICES 2021已設十三個展區的基礎上,再單獨增設租賃展區。租賃展區計劃展示面積1萬平方米。主要展示范圍為: 可租賃設備(工程機械主機、發電機組、物料、工程車輛、施工設備等)、租賃公司、租賃技術開發/培訓/軟件管理等經營管理支撐體系、融資租賃相關機構和服務企業、互聯網公司等。以及主要關聯性行業:農機、商用車、物流、建筑施工(腳手架、模架、施工輔助設備等)建筑生活類輔助醫療設備等。同期,組委會將組織建筑施工租賃安全專家討論會、國際租賃產業大會暨中國工程機械租賃業年會、制造業營銷模式創新與租賃業高端對話、第七屆國際高空作業平臺租賃峰會等活動;并配套選樹BICES 2021 與租賃有關的最具影響力品牌獎、 最佳管理獎、優質服務獎、技術創新獎和明星產品獎等。
我們希望通過租賃展區的設立,能為大家提供一個交流國內外租賃領域的最新技術及成果,加強租賃行業各環節及上下游互聯互通,推動高效、節約型經濟模式,助力租賃行業全產業鏈優化、高質量發展。
歡迎廣大租賃企業、租賃技術及服務企業和租賃產品提供商積極踴躍借助BICES 2021平臺來展示、交流。
各位用戶朋友,一個展會要取得圓滿成功,關鍵在于廣大用戶朋友的積極參與。廣大用戶朋友一直以來對BICES給予了高度重視和支持,不但為展商通過BICES平臺提供了很多商機,同時,也為展商提供了很多寶貴的意見和建議。
今天我們召開用戶座談會,既標志著將全面開啟BICES 2021用戶和觀眾的組織工作,更主要的進一步聽取大家對展會工作的意見和建議,促進我們能更好的結合廣大用戶和建筑施工設計領域對工程機械新技術發展的引領作用,特別是國家骨干大型工程承包商、施工單位、租賃公司和工程公司等技術優勢,引導工程機械展商按需參展,滿足國內外工程建設新需求,全面提升展會參展效果,努力將BICES辦成對展商和用戶、觀眾最具價值的行業盛會。
在接下來的工作中,我們將重點拜訪包括在座各位在內的施工企業和大用戶單位,在重點地區組織召開用戶座談會并現場邀約,并通過你們的影響,以點帶面,BICES 2021展會爭取組織親臨現場的有效觀眾突破20萬人次。
最后,衷心希望用戶朋友們在未來促進工程機械行業高質量發展中繼續發揮市場引領作用,繼續支持中國自主品牌的BICES展會,共同搭建工程機械行業產需銜接、技術交流、新技術推廣的高水平交流平臺。讓我們共同努力,和廣大展商、媒體朋友及行業同仁們一起,在2021年9月14-17日的北京,共襄這一行業盛舉!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