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日,CCTV10《中國建設者》第四季播放了第二集節目《我在莫斯科修地鐵》。節目中,鐵建重工五臺盾構機如同“五朵金花”在莫斯科綻放,成功挑戰世界極寒施工環境,展現了當代中國建設者努力奮斗,建功立業的時代足跡。
“地下藝術殿堂”,迎來中國建設者
嘆為觀止的地鐵是莫斯科的獨特名片,莫斯科地鐵被譽為“地下藝術殿堂”,許多外國游客到莫斯科,都將莫斯科地鐵列為必選參觀地。171座車站,大都由著名建筑師設計,車站大廳輝煌不凡,每一次駐足都是視覺上的極致享受。
上個世紀50年代,蘇聯的專家來到中國,幫助北京規劃了第一條地鐵線。60年后,300多位中國建設者來到莫斯科市區西南部,參與修建長約4.6公里的隧道,以及3座地鐵站。
中國鐵建莫斯科地鐵項目設計經理周濟民和團隊歷時19個月、經過200多次答辯,交出了一份將中國梅花、漢字與俄羅斯的白樺樹葉完美融合,體現中俄兩國美學風格的米丘林地鐵設計方案。
隨團出征,鐵建重工盾構機擔當建設重任
作為中國建設者團隊的“重要成員”,此次修建莫斯科地鐵的五臺盾構機全部來自鐵建重工。當地業主以俄羅斯家喻戶曉的電視劇《爸爸的女兒們》的五個女兒的名字為這五臺盾構機命名為瑪利亞、達利亞、加麗娜、波麗娜和葉甫蓋寧。
由于國內氣候條件原因,盾構機通常工作時氣溫都是在零攝氏度以上,但莫斯科一年中長達半年處于積雪期,最低溫可達零下30攝氏度,長時間寒冷,會嚴重影響盾構機正常工作。為此,鐵建重工的“五朵金花”必須具備在莫斯科極寒環境下作業這項特殊的本領。
創新設計,讓“五朵金花”雪中綻放
為讓盾構機能夠在莫斯科極寒環境中正常工作,一場裝備的創新升級在鐵建重工打響。
極寒環境帶來嚴峻考驗
作為莫斯科地鐵項目的盾構機總設計師,孫雪豐從接到任務開始,心中始終懸著一塊巨大的石頭。如何保證盾構機的核心部件液壓泵在極寒環境下正常運轉,是他和團隊面臨的重大挑戰。
孫雪豐和團隊研究解決方案
液壓泵好比人體的心臟,將液壓油驅動到盾構機的各個位置,來帶動馬達、油缸等動作元件的執行。液壓泵里的液壓油在極寒條件下會變得十分粘稠,從而損壞盾構機的液壓泵和循環系統。
加熱液壓油并控制在合適的溫度,是解決技術難題的關鍵
在經過幾次嘗試后,方案的可行性論證并不順利。終于,平時燒水用的電熱棒給了孫雪豐靈感,孫雪豐團隊特意在廠房外搭建了一個零下35攝氏度的冷庫,用來模擬莫斯科的冬季環境,經過反復試驗,最終找到了控制電熱棒對液壓油加熱溫度的最佳方式,成功解決了關鍵難題。
經過反復驗證,孫雪豐團隊解決了關鍵難題
表現優異,展現中國建設者風采
2017年6月,全新的能夠抵御極寒的5臺盾構機正式出廠,從上海港出發,穿越太平洋、北冰洋,經陸路轉運,于2017年底全部順利抵達莫斯科施工現場。施工團隊派出最有經驗的工程老將全程守護,確保盾構機順利始發。
盾構機順利始發
為了讓盾構機工作狀態達到最好,在始發前,施工團隊對盾構機和現場進行反復檢查,隨著盾構機刀盤緩緩轉動,盾構機各系統運行正常,各參數指標均正常,意味著鐵建重工研發的盾構機經受住了莫斯科極寒天氣的考驗。
盾構機成功貫通米丘林隧道
隨后,鐵建重工研發的抗極寒的盾構機成功鉆入了莫斯科的地層深處,從此在莫斯科地下開足馬力前進,并成功貫通了米丘林隧道。中國裝備的良好表現,也讓孫雪豐團隊得到了莫斯科專家的肯定。
在莫斯地鐵項目中,包括鐵建重工在內的中國建設者們,以一次次優異的成績,取得了俄羅斯同行的信任和尊重,也收獲了更多機會。隨著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越來越多的中國建設者走出國門,去往世界各國,他們用自己的努力和專業,跨越文化和技術標準的障礙,貢獻更多美好的工程,建設更美好的世界。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