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中聯重科發布2018年度全年業績報告。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86.97億元,同比增長23.3%。歸屬于公司股東凈利潤20.2億元,同比增長51.65%。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50.64億元,創歷史最佳水平。
中聯重科認為,2018年度,受益于工程機械行業持續復蘇,通過聚焦主業,深入推進4.0產品工程,持續優化產品結構,嚴控各項成本費用,公司實現了高質量、有效率、可持續的業績增長,行業競爭力和市場地位進一步提升。
全年凈利潤增長51.65%
盈利能力大幅改善
從2018年報可以看出,中聯重科全年的各項利潤指標大幅提升,利潤的增速高于收入的增速。報告期內,中聯重科實現銷售收入286.97億元,同比增長23.3%。公司毛利額大幅提升至77.7億元,同比增長56.4%;毛利率同比提升近6個百分點至27.09%。公司全年實現歸屬于公司股東凈利潤為20.2億元,同比增長51.65%。
中聯重科認為,2018年,公司業務規模增長、各項成本費用管控得力、以及產品結構持續優化,公司盈利能力大幅提升。
2018年,中聯重科嚴控各項成本和費用,在開源的同時加強節流,財務、管理和銷售三項費用實現“硬下降”。隨著銷售規模的增長,期間費用率同比下降近5個百分點,對公司凈利潤增長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工程機械板塊同比增長49.12%
優勢產業集群效益凸顯
受設備更新換代、基建補短板、環保升級、人工替代等利好驅動影響,中聯重科工程機械板塊的營業收入較去年大幅增長。報告期內,工程機械產品銷售收入267.2億元,同比增長49.12%,毛利率26.85%,同比增長6.35個百分點。公司通過4.0產品創新、做深聚焦細分市場、發力新興業務等實現工程機械板塊的優質增長。
中聯重科與Landing.AI創始人吳恩達簽署戰略合作協議,農機業務高起點跨入人工智能技術領域。金融業務方面,合作設立中聯產業基金,成立融資擔保公司,助推產業轉型升級。同時,中聯重科成立中科云谷公司,全面切入工業互聯網領域。建成塔機智能工廠、高空作業機械智能產線,實現智能化、自動化、柔性化生產,全面啟動中聯智慧產業城的規劃建設,實現產業聚集。
海外市場方面,中聯重科加速推進意大利CIFA轉型為綜合型全球化公司,推動m-tec中國成立獨立運營實體,有序推進中白工業園項目建設,收購全球塔機領先制造商德國威爾伯特,進軍歐洲高端塔機市場。
經營性現金流凈額增77.62%
2018年報數據顯示,中聯重科全年經營性凈現金流達50.64億元,同比增長77.62%,創歷史新高。
資產運營效率方面,公司應收賬款周轉天數同比減少約123天,周轉天數同比減少約55天。這主要得益于2018年良好的營運資本管控,資產營運效率大幅改善。
中聯重科表示,通過實現銷售收入增長、加強回款催收和庫存管理,以及嚴控成本及各項費用等一系列開源節流的舉措,有效改善了公司現金流狀況,提升了資產運轉效率。公司將繼續堅持從緊的信用政策,牢牢把握風險控制關鍵點,進一步化解存量風險。
堅持高質量增長
為股東和客戶創造更大價值
行業專家分析,國家投資戰略支持,行業轉型升級加快,工程機械更新換代加速,環保政策驅動以及“一帶一路”拉動效應,2019年工程機械行業將持續向好。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落地,農機補貼資金向中高端、綠色、智能產品傾斜,具有品牌、技術、規模、服務優勢的領先企業將迎來發展機遇。
2019年,中聯重科將堅持“技術是根、產品是本”的創新理念,以質量、規模、效益、可持續增長為牽引,完善考核激勵機制,加速數字化轉型,持續推進智能制造,推進國際化突破,全面升級服務品牌提升客戶體驗,構建互利共贏的新型產業生態圈,確保公司核心競爭力提升,實現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中聯重科董事長詹純新在2018年度總結表彰大會上表示,2018年,中聯重科加快新舊動能轉換,過得充實,走得堅定。企業終結了長期徘徊的U形底部,正全面進入到新的高質量發展的階段。
詹純新稱,中聯重科未來將心無旁騖地聚焦智能制造,讓資源與產業生態鏈接,為股東和客戶創造價值。攜手同心,共創中聯重科和中國裝備制造的大未來。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