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日上午,江蘇徐州2019年“好人”塑像入園活動儀式,在云龍湖景區內的“好人園”廣場舉行。
活動中,中央文明辦、中國文明網副總編輯周黎明,江蘇省委宣傳部副部長葛萊與徐州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市文明委主任周鐵根一起為2019年塑像入園者頒發榮譽證書、紀念章。
珠山西麓,云龍湖畔,好人園里,有一種精神長存徐州!為百姓塑像、為好人立傳,立下永久道德標桿。
徐工集團退休員工,一線技術能手畢可順作為本次三位“好人”之一,成為第七批入園者,也是第二位塑像入園的徐工人。至此,徐州“好人園”里已經27位“好人”的塑像入駐。
徐州市委書記周鐵根親切接見畢可順
一位好人樹起一面旗,一種精神感染一座城。
在徐州好人園內,矗立著徐工老一代勞模掌家忠和徐工一線技術能手畢可順的塑像,訴說著新中國成立以來徐工人砥礪奮進時代的印記,他們是標桿、是榜樣、是精神的豐碑。
與會領導嘉賓參觀徐工老一代勞模掌家忠塑像
與會領導嘉賓參觀畢可順塑像
激揚著紅色基因的徐工人,在新時代“對黨忠誠、為國爭光”的使命感召下,以“一根筋的精神、一種激情和一份清醒”,擔大任、行大道、成大器,向著世界前三前五的珠峰偉業不斷邁進,時代需要徐工,徐工不負使命!
與會領導嘉賓為塑像入園者頒獎并合影留念
畢可順2018年連續當選了徐州好人和江蘇好人,在他的塑像前有這樣一段文字:
畢可順,男,1952年1月生,退休前是徐工集團道路機械事業部副總機械師、高精尖設備維修高級技師。他立足崗位,堅持自我提升,不斷創新突破,先后完成技術革新和技術改造70多項,為企業的發展做出了突出的貢獻,先后榮獲機械部有突出貢獻的全國百強技師、全國職工創新能手、全國技術能手、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等榮譽稱號。在2009年公布的“2008年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名單中,畢可順成為徐州市唯一一位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一線工人。
徐州市委書記周鐵根與畢可順親切交流
畢可順靠著“一根筋”的精神,認真學習數控加工中心維修技術,鉆研數控機床電腦編程技術,他從一名初中畢業的普通工人,成長為從工裝設計、電腦編程到數控機床方面樣樣精通的機電維修高級技師。成為了不折不扣的“土博士”。用他的話說:“創新就是貢獻”、“多創新就是多貢獻”。
畢可順在幾十年鍥而不舍的刻苦鉆研下,先后進行了70多項技術革新和技術改造,其多項成果被評為“全國職工技術改進創新示范成果獎”。
畢可順勞還積極發揮傳幫帶作用,他帶動設計、工藝及高精尖設備維修等相關部門的骨干力量,圍繞提升數控設備使用效能、細化制造工藝水平以及針對實際生產過程中遇到的各類問題,進行及時有效的分析研究,開展技術攻關和技術創新活動,積極引導公司員工參與技術革新,為加快培養中青年技術后備力量,促進企業的持續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精益、專注、創新、奮斗”是徐工工匠一以貫之的不懈追求,新時代的徐工工匠,將會以“技術領先、用不毀,做成工藝品”的產品理念,展現創新引領、追求卓越的時代精神,為中國制造強筋健骨,為中國文化立根固本,為中國力量凝神鑄魂。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