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對中聯重科建筑起重機械公司來說,不啻是充滿挑戰的一年。當新年鐘聲即將敲響的時刻,一個世界級的項目——全球最大的水平臂上回轉自升D5200-240塔機,點燃了公司上下所有人的激情!
光榮而艱巨的任務
2009年12月30日,由總工程師許武全主持的D5200-240首次項目溝通會議在科技園會議室召開,董秘李建達出席。會議的內容讓在場的領導群情振奮、躍躍欲試——中鐵大橋局在安徽馬鞍山長江公路大橋項目施工中,需要定制一臺超大型D5200-240塔機,最大起重力矩5200噸米,最大起重量240噸,該項目是迄今為止全球最大的水平臂上回轉自升塔式起重機,在當今的塔機行業尚屬空白。
這個項目的開發重任理所當然地落到了建筑起重機械公司頭上。面對D5200-240僅僅9個月的超短交付期和建筑起重機械公司2010年大幅增長的銷售任務,總經理黃群心里激動與壓力并存。作為塔機行業的領軍人物,她義無反顧地接下了這項光榮而艱巨的任務。溝通會上,與會領導一致表示,積極支持建筑起重機械公司,齊心協力投入項目。因為這個項目無論對于行業還是對于中聯重科來說,都具有極其深遠的戰略意義!
當今的超大型工程用塔機,外資品牌占據著主導地位。2003年,在南京長江第三大橋和蘇通長江公路大橋建設中使用的兩臺進口塔機,是當時乃至現在世界上數一數二的超大型水平臂上回轉自升塔式起重機,最大起重力矩為3600噸米。D5200-240塔機的開發,將是中國工程施工裝備制造技術的重大突破,是全球塔機技術發展的里程碑,標志著我國工程用超大噸位塔機長期依賴進口的局面將徹底被改寫,也是中聯重科和中聯塔機的行業地位與品牌影響力進一步提升的最佳契機!設備采購方中鐵大橋局是我國的建橋王牌軍,其橋梁科技水平國際領先。與世界一流的建橋企業合作,必將實現強強聯手,優勢互補,共同成就“中國創造”的“世界第一”!
高效率的協同作戰
關鍵時刻,中聯人的快速反應能力、團隊精神得到了集中體現。在總部領導的協調下,陣容強大的D5200-240項目組第一時間成立。項目組由中聯重科董秘李建達、總工程師許武全牽頭,建筑起重機械公司為主具體實施,各兄弟單位在所擅長的領域對項目予以支持。
一時間,各方面的專家齊聚一堂,共同商討技術方案。根據中鐵大橋局要求的交付時間,項目組制定了一份項目進度計劃,從塔機的設計、生產、安裝、調試、發運到現場立塔等各個環節,均作了周密的安排和合理的時間規劃,并從專業的角度對塔機的技術要求一一解答。當一份技術方案在短短一周的時間內就完美呈現在中鐵大橋局考察團隊的面前時,當經驗豐富的項目負責人在技術交流會上侃侃而談時,當中聯重科的技術精英團隊將會議室擠得滿滿的時候,當國際化的精細廠房展現在眼前的時候,從其他意向單位一路走來的中鐵大橋局專家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談到D5200-240項目,黃群總經理更多流露出的是一份發自內心的自信,一如她在金融危機中高調宣布“做世界級塔機制造企業”夢想時的那份執著與堅定!之所以自信,她可以提出n個足以讓人折服的理由,比如技術實力、生產能力、后臺資源等。而更重要的是,她有一個無堅不摧的團隊——為確保項目按計劃進度執行,這個團隊自2010年1月8日受命D5200-240項目重任以來,連續八十天八進八出,加班加點,從未輕松休息過一天。
目前,D5200-240項目正按計劃進度全面推進,技術、生產、質量、工藝等系統全面跟進。技術圖紙的設計接近完成,并將迎接四月初由中鐵大橋局組織的圖紙審查;首批原材料已經進場檢驗;立塔用的樁基工程施工進入關鍵階段……各項工作均在有條不紊地組織和實施。
責任與信任是合作的基石
D5200-240項目同樣牽動著中聯重科高層領導的心。項目立項以來,得到了董事長詹純新、董秘李建達、總工程師許武全、董事長助理騰明友等總部領導的大力支持。3月22日,在D5200-240項目簽約儀式上,董事長詹純新率高管團隊隆重出席。當鳳凰衛視資深主持人吳小莉就中聯重科與中鐵大橋局的合作提問詹純新董事長時,他說,中鐵大橋局與中聯重科之間的合作源遠流長,正是因為有中鐵大橋局這樣的高端客戶的長期支持和理解,中國工程機械才有用武之地,中聯重科才有今天的發展。中聯重科與中鐵大橋局的合作,是基于責任與信任;中鐵大橋局的“跨越天塹、超越自我”和中聯重科的“至誠無息,博厚悠遠”,所堅守的都是一種誠信、創新、執著和責任的企業精神,這也是D5200-240項目合作最根本的基石。
走近D5200-240
縱觀全球塔機行業,在9個月內交付一項世界級塔機項目,可以說前所未有。眾多的技術創新,讓這個世界級的項目亮點紛呈。D5200-240最大起重力矩5280噸米,最大起重量240噸,通俗地說,其力量可以把60頭成年大象提升到70層樓的高度。為解決設計、制造、安裝調試和運輸等多方面的技術難題,D5200-240的結構、機構和電氣設計等誕生了多項技術創新:運用塔機-橋柱系統整體動態分析,采用起升失速多重保護系統、運行狀態實時監控系統、遠程故障監控系統、配置載人電梯等等,以確保塔機的高性能、高安全性、高可靠性和高效率。整機構件超大,標準節中心截面7米,單個標準節相當于一個層高6米面積42平米的房間。而相對于龐大的整機,塔機單元體積小,方便安裝、拆卸和運輸。同時,D5200-240采用起升機構能量回饋,符合EMC標準,電磁輻射小,綠色環保,締造了低碳型工程機械的行業經典。D5200-240是全球化資源整合、團隊協作和集體智慧的結晶,吸引著世界范圍內同行們的高度關注。
我們有理由相信,在奔騰的長江之上,“中國創造”的“世界第一”D5200-240塔機將揮舞長臂,寫就一部“力拔山兮”的王者春秋,引領中國創造走向國際化,邁向世界級!
做世界級塔機制造企業
2009年,在全國建筑起重行業協會上,300多嘉賓齊聚一堂,中聯重科建筑起重機械公司總經理黃群堅定的聲音穿透安靜的會場——中聯重科要做世界級塔機企業!這是中聯塔機首次在公開的場合高調宣布世界級的企業愿景。一時間,會場氣氛十分熱烈,同行們對中聯塔機所具備的優勢非常羨慕,對中聯塔機的宏偉追求表示敬佩。
黃群總經理說,這個夢想,不是冒進,她有絕對的自信。她的自信,來源于中聯塔機得天獨厚的技術實力、制造優勢、資源優勢、國際化市場網絡和國際化融資租賃平臺等。
技術創新與傳承
“中聯塔機”的發展史就是中國塔機的發展史,可以追溯到上個世紀50年代。作為中國工程機械行業技術發源地,50多年來,中聯重科(其前身為長沙建設機械研究院)一直專注于塔機技術的創新與傳承,創造了中國的眾多第一,始終秉承引領行業科技進步的神圣使命,以開闊的胸襟擔負起自主創新提升行業整體技術水平、引領中國制造走向世界的歷史責任,用大量的科研成果扶持起中國80%以上的塔機企業走上發展之路,奠定了我國建筑機械行業的技術根基。
1956年成功研制出國內第一臺自主知識產權QTZ160塔機;
1996年中聯重科開發出全國首創的全變頻無級調速塔機,這是中國塔機第一次與世界先進水平同步。
2008年,中聯重科成功開發出當時國內最大噸位動臂塔機TCR6055-32,改寫了我國大型動臂塔式起重機依靠進口的歷史。同年推出D1100-63超大型平臂塔機,主要性能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在國內處于領先地位。
2009年,中聯重科又成功設計出特大型動臂式塔機DR1250-63,完成D3200-160超大型塔機的技術儲備,為世界級的項目D5200-240塔機的開發奠定了堅實的技術基礎。
今天,中聯塔機經過不斷創新,已形成了錘頭、平頭和動臂全系列產品,多種聯接方式塔身標準節系列齊全,贏得多項國內第一、國際領先的技術成果,不斷改寫著中國塔機行業的歷史。
同時,建設機械關鍵技術企業國家重點實驗室正在建設之中,計劃總投資將超過6000萬元。實驗室的建設,將對中聯塔機技術提升和行業發展產生深遠影響,中聯塔機將依托一流的技術平臺,數倍放大自己的研究實力,開展一系列塔機原創技術的研究,實現技術研發大跨越。
全球最大的單一塔機生產基地
2009年,中聯重科投資5億元、總建筑面積12萬平方米的亞洲最大的塔機制造基地建成投產,表達了中聯塔機決心趕超世界先進制造的決心。
新的塔機制造基地全面模擬汽車制造技術,以流水線和自動化為主要特質。新工廠投入了預處理、后處理和長達5000米的自動呼叫懸掛鏈涂裝系統,徹底改善涂裝質量。焊接機器人、數控等離子下料機、精密鏜床等一大批高精尖設備的使用和高達90%的工裝系數與檢具系數,讓中聯塔機真正走出以手工操作為主的制造歷史和檢驗歷史。
同時,隨著華東、華南、華北基地的建設,輻射全國各省市的制造基地布局已經拉開帷幕,為中聯塔機進一步開疆拓土,奠定了戰略基礎。
客戶和團隊是中聯塔機最優勢的資源
中聯塔機有著深厚的用戶基礎。長期以來,中聯重科以“為客戶創造價值”作為終極目標,力求為客戶創造“安全、可靠、專業、高效”的塔機,并致力于為行業優質客戶提供互利雙贏的各種配套服務,多年來團結了一大批優秀的忠實客戶。這些客戶得到良好的發展機會,抗風險能力強,成長性好,為中聯塔機邁向世界級提供了堅強的后盾。同時,中聯重科擁有強大的融資平臺,極大地支持了廣大客戶的事業發展,提高了客戶的投資回報率。
優秀的團隊也是中聯塔機最寶貴的資源,而優秀的團隊首先要有優秀的管理層。中聯塔機的管理層有著同樣的執著和信念,相互扶持優勢互補,錘煉出一個專業、敬業、凝聚力強的團隊。這個團隊,連年蟬聯中聯重科先進集體寶座,把青春和熱血盡情揮灑在心愛的塔機事業上,共同詮釋了中聯塔機精神——“共贏、團隊、奉獻”的核心內涵!
國際化優勢讓中聯塔機如虎添翼
中聯重科早在三年前就成立了海外事業部,專業從事海外業務的擴張。到目前為止,中聯海外業務平臺已經構建了非洲、中東、歐洲、美洲、南亞、東南亞和澳州銷售網點,輻射全球,數百名中外籍員工協同作戰,將中聯重科各類產品推向國際市場。由于網絡平臺的日益完善,中聯塔機的國際市場滲透力極具潛力。
同時,中聯重科的融資平臺實現了國際化。全球化的融資租賃平臺是金融服務業支撐傳統制造業的一種模式,是真正國際化的體現,將進一步延伸中聯塔機的全球網絡。
企業重組并購的國際化將使中聯塔機真正成為國際品牌。自2001年以來,中聯重科陸續收購了英國保路捷、意大利CIFA等9家企業。這一系列動作都是中聯重科產業主體和產業鏈的“裂變”和“聚變”的精彩演繹。特別是與CIFA的融合,一舉將中聯重科混凝土機械推向全球頭把交椅。目前,中聯塔機也正在與一些歐洲的塔機制造企業緊密接觸,商討未來合作事宜。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中聯塔機的隊伍中就會有來自不同國家的外籍員工,重組并購的國際化,必將推動中聯塔機人力資源國際化進程,必定能將中聯塔機打造成國際一流的塔機品牌。
回首中聯塔機的發展歷程,作為行業翹楚的中聯塔機,正以巨人的腳步,年均增長60%的發展速度,引領著國內建筑起重機械行業邁向世界。中聯塔機,“在天地間無言挺立,在陽光的照耀下閃耀著光芒,而那光芒——正是專業、創新、執著的中聯氣質,是中聯大步邁向國際、邁向美好未來的先鋒形象?!?/P>
今天,借D5200-240項目之東風,中聯塔機在“世界級”的華彩大道上又邁出了堅實的一大步!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中聯塔機“世界級塔機制造企業”的光榮夢想必將實現!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