鏟車的工作結構為各部位銷軸,拉桿連接而成。每個銷軸部位對實際操作都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一般的土方活都是放平斗去完成作業。即使有高點的地形,鏟斗的傾斜角度也不會過大。新車放平斗那是輕而易舉,主要是各銷軸與銷套之間沒過多的磨損,所以也沒間隙的存在。那么對于一些年數已久的鏟車,有些機手操作會不會感覺有點郁悶,沒那么得心應手呢,原因就出現在'間隙'這二字。
這臺龍工是我的教練車,到至今為止它的車齡已經13年,所以平衡尺不見蹤影也是在情在理。不過個人認為看平衡尺只是大約知道鏟斗的角度,做起事來靠看尺的話根本就拿捏不準自己要的平整度。紅色區域就是看斗的最好習慣,實際誤差也小。個人放斗之前喜歡看左右邊上的斗角,有些兄弟會喜歡看轉斗油芯來估計鏟斗的角度。不過這些都是個人習慣,因人而異。如果開一些銷軸之間間隙過大的老車,即使看斗角和油芯,心里都會沒個準。鏟斗達不到自己心目中要的那個角度。
這種老車一來銷軸與銷套之間間隙過大,二來銷軸也變形,所以在駕駛室操控想要的鏟斗角度與實際中誤差是很大,做起事來效率也不高。鏟斗沒有自己想要的角度,做的作業也不可能一次性干脆完成。
拉桿與搖臂連接的銷軸間隙過大的話,看斗想操作到自己想要的角度,那也是根本不可能。
?
動臂銷軸也存在著很大的間隙位,不要小看這間隙,對實際工作可是非常大的影響!
在這說說怎么解決因銷軸間隙過大,導致操作不到位的解決辦法。既然選擇了與這些殘兵老將為伍,就要做好心理準備。如我學的這臺教練車,在駕駛室里看鏟斗的角度都只是看出個大概,等鏟斗挨地了又發現角度誤差很大,所以個人認為開這些車,開鏟車的感覺就要派上用場了。每次放斗都把斗放深點,角度放傾斜點,慢慢放下動臂。當斗齒輕輕挨地的時候你在車內肯定有點感覺,然后收點斗,稍微把動臂加一點浮動,確保鏟斗和路面完全接觸。這時再開一點斗,采用自己平時的看斗習慣,調整好自己想要的鏟斗角度再進行作業,所謂老車有老車的開法,急不來。
銷軸間隙過大的車,用鏟斗降低場地的話,個人都會按照上面所說,未放斗之前都會把鏟斗預留在45度角左右。簡單的來說就是把斗完全松開,然后斗齒接觸路面后調整好自己想要的鏟斗角度,就是直接行走降低路面。在高度沒有很大變化的情況下,盡可能地只使用動臂操縱桿來調整鏟斗要鏟的高度。用鏟斗調整路面高度的話,誤差會加大,因為本身鏟斗銷軸之間的間隙原因對鏟斗的調整有著直接的關連。在工作行駛中直接調整鏟斗的話,收斗會比你預想的收得多,松斗就會容易鏟深路面,所以很難達到你心目中預料的路面高度!
雙臂老車也有個看斗竅門,開車作業當中,不妨抬高頭看看紅色區域的底板,就可以看見底板有沒與路面平行!給自己的內心增添幾分底氣!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