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武鋼集團總經理鄧崎琳此次來京參加兩會,帶來的議案之一,是建議國家盡快批準啟動湛江和防城港鋼鐵基地項目。
去年兩會期間,記者發問:“防城港項目何時啟動?”
鄧崎琳回答:“只要發改委一批,我們就立馬啟動。”流露迫切之意。
然而,一年過去了,被武鋼視為“生命工程”的廣西防城港鋼鐵項目,不但至今未獲國家方面的正式批準開工建設,還被國家發改委要求緩建,“擇機再上”。
這意味著,武鋼向沿海鋼企轉型的步伐停滯。
鄧崎琳之所以迫切啟動防城港項目,在于鋼鐵產能向沿海、沿江轉移,已成為鋼鐵行業和相關政府部門的共識;相比寶鋼集團、鞍鋼集團,同為中國鋼鐵業“三巨頭”之一的武鋼集團,在沿海、沿江戰略上,已明顯遲了一大步。
在中國鋼鐵企業將40%以上產能向沿海、沿江轉移的產業調整風向標下,依然是中國鋼鐵業的第一集團率先布局——寶鋼之于湛江、武鋼之于防城港、山東鋼鐵之于日照、首鋼之于曹妃甸、鞍鋼之于鲅魚圈、河北鋼鐵之于黃驊港……
但目前轉移任務尚未完成一半——中國鋼鐵工業協會(下稱中鋼協)統計數據顯示,2009年,我國沿海、沿江鋼鐵企業產鋼在全國所占的比例不足20%。
據記者了解,工信部在鋼鐵業“十二五”規劃的意見征集研討會上,亦重點提及了鋼鐵業的“沿海、沿江戰略”,鋼鐵產能繼續向沿海、沿江轉移,將成為“十二五”期間鋼鐵業的重要任務之一。
“生命工程”
2000年,中國鋼鐵業已呈現爆發式增長。10年間,中國鋼鐵產能由1億噸增至2010年的7億噸。
隨著產能大增,物流成本在鋼鐵業生產經營中的地位也與日俱增。公開數據顯示,僅鐵礦石運輸成本一項,武鋼噸鋼運輸成本就比寶鋼高出100元左右。按照年產鋼2000萬噸、進口礦比例85%計算,單是鐵礦石運輸成本這一塊,武鋼就比寶鋼高出近20億元。
武鋼的競爭掣肘似乎“與生俱來”——由于地處內陸,85%鐵礦石依靠進口,礦石資源輸于鞍鋼、運輸條件遜于寶鋼。“資源稟賦不足”。
這亦成為鄧崎琳擔任武鋼總經理期間主要應付的一個難題。鄧崎琳將武鋼未來轉型的籌碼押在了廣西防城港上。
2005年12月,幾經洽談,武鋼重組廣西柳鋼,組建了武鋼柳鋼(集團)聯合有限公司,這是武鋼在防城港圈地的前奏。三年后,2008年3月,經國務院批準,國家發改委同意防城港鋼鐵基地開展前期工作;2008年9月,由武鋼、廣西國資委共同出資的廣西鋼鐵集團有限公司揭牌成立,武鋼以80%股比掌握控股權。至此,武鋼防城港鋼鐵項目終于有了名正言順的“業主”。
隨后,武鋼在廣西的發展計劃出爐——新成立的廣西鋼鐵集團有限公司將投資698億元,在廣西防城港建設年鋼產量1000萬噸的現代化大型鋼鐵聯合企業。
我國沿海鋼鐵基地大多采取“港廠結合”的建設思路,武鋼防城港項目也不例外——通過兩個20萬噸級的專用礦石泊位及10萬噸級煤炭泊位,將原材料從海船上直接卸抵原料場,部分產品也將通過港口運出,這將大大降低采購和銷售成本。
“防城港鋼鐵項目,是武鋼未來發展的生命線。”鄧崎琳不止一次對記者表示。“臨海發力,不僅為武鋼走新型工業化發展道路提供了契機,而且為武鋼確立國內鋼鐵三甲地位提供了舞臺。”
在鄧崎琳看來,目前,防城港項目已是“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據了解,鄧崎琳在今年兩會期間,專門就防城港項目的審批問題游說發改委。“坦率地說,防城港項目符合國家產業政策,沿海布局是產業合理布局的一部分”。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