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山陰縣70歲的豐昌義老人終于拿到了國家專利局寄來的發明專利證書。他花費上百萬元,用了11年時間,研制出一種可用于列車、汽車裝載煤炭的新機器――電動散料堆裝機,使裝煤功效提高了3倍多,而能耗僅為裝載機的1/8.25。
11年了,最初的機器模型已銹跡斑斑
最初的模型已經生銹
豐昌義早年學過機械制圖,先后當過教師,做過針織廠的工藝設計師,也投資辦過工廠。他看到裝載機在裝運時需要很大的回旋余地,且不能連續動作,工效不夠高,就產生了發明一種新機器取代裝載機的想法。
1996年,他在南方做煤炭貿易時看到水車能連續把水提上來,就想把水車取水的原理用于取煤。回來后就做成了一個機器模型,從1998年起,經過11年的鉆研,終于試制成了電動散料堆裝機。經過多次試驗,該產品目前已獲得國家發明專利。
在山陰縣縣城日升四區,記者見到了身體硬朗的豐昌義。他拿出了他最初的機器模型,由于年久,模型已銹跡斑斑,不能轉動。
穿“開襠褲”采購原材料
研制這臺機器花了上百萬元,使豐昌義債臺高筑,一家人的生活陷入困境。
在研制過程中,豐昌義不顧家人的反對和別人的冷嘲熱諷,一門心思鉆研,甚至瞞著老伴考察了同朔地區所有的煤站和電廠的煤場。在采購配件時,他又走遍全國各大廠家。一次在原平采購輸送帶配件,為了省錢,他租了個摩托車,誰知路上發生了交通事故,他被撞了個仰面朝天,人雖沒事,但卻把褲襠扯開了。豐昌義用別針把褲子別住,不顧疼痛繼續往廠家趕。廠家工作人員見了他大笑,說從沒有見過穿開襠褲的老漢來采購的。
去年,豐昌義設計出樣機圖紙后,拿到太原請專家論證。專家認為設計合理,可以下料生產樣機。在制造樣機過程中,他和承制方的工人每天工作十多個小時。由于對某些專業技術是門外漢,他遇到問題總是虛心向別人請教。為了使鏟子和輸送帶的角度配合,他進行了5000多次的計算,上萬次的調整試驗。
“大力士”一年節約70多萬元
豐昌義解釋說,現在的煤站、煤場裝運煤炭通常使用的是裝載機,即使用輸送帶也離不了裝載機。而他發明的電動散料堆裝機是集取料與輸送于一體的機器,能前進倒退,能轉向,每小時可裝煤1000噸,而裝載機每小時僅能裝煤300噸。由于它是用電的,裝1噸煤僅需4分錢的電費,而裝載機每噸需要耗費0.33元的柴油。按一臺機器每天工作8小時、一年300個工作日計,年可節約70多萬元。“取得國家發明專利只是第一步,真正用在生產一線,提高效能才是最終目的。”豐昌義老人看著自己的“大力士”,眼里滿含期盼。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