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們對傳媒影視作品效果的需求不斷提升,拍攝手法和攝影器材不斷升級,在大型體育賽事和文化活動的現場錄制中,三維索道攝像系統“萬向鷹眼”逐漸被廣泛應用。這種架設在高空的攝影裝備可以自由靈動、無限旋轉,隨心所欲的拍攝各種角度的畫面。然而,如何在近百米的高空架設價值上百萬的高精尖“萬向鷹眼”攝像機?
黨的十九大召開前夕,央視為錄制一檔特別節目,需在在天安門廣場進行實況拍攝,為了突破視覺效果,將在廣場60米上空架設“萬向鷹眼”攝像機。能夠完成如此高度的設備安裝,只有起重機可以做到。
凌晨4點剛過,4臺徐工G一代起重機整齊列隊駛入通火通明的長安街,這4臺起重機會發揮怎樣的作用呢?
這臺G一代XCT110汽車起重機,起重和行駛性能均達到國際頂尖水平。7節臂全伸臂長73米,裝上副臂以后,可以達到105米。
今天,這臺XCT110起重機將和廣場對面的XCT100搭檔,完成纜線的架設。眾所周知,50米以上的高空,風力較大,且風向不穩定,而要在這樣的環境下,將一根細細的纜線固定在44萬平方米的天安門廣場兩端的上空,難度可想而知。對于擅長吊重的起重機而言,這次的任務是個不小的挑戰。
為了保證畫面的清晰和穩定,“萬向鷹眼”攝像機在拍攝過程中,需要苛刻的條件,而最關鍵的就是軌道固定要牢靠,不能有絲毫無規律晃動。經過三個多小時的協同配合,纜線基本完成架設,“萬向鷹眼”的調試是否滿足條件,還要取決于起重機的穩定性和微動性。而徐工G一代起重機是當仁不讓的首選,每年國慶前夕的毛主席畫像更換任務都是由徐工起重機承擔。
4臺起重機圓滿完成央視攝制組提出的要求,“萬向鷹眼”調試正常,可以正常開拍。但對于這4臺起重機而言,這僅僅是通過了第一項考驗,后續拍攝期間的3天時間里,4臺起重機將連續保持這樣的工況動作,只有保證起重機穩定性,才能保障“萬向鷹眼”的拍攝工作順利進行。
徐工G一代聯手央視攝制組將會為我們呈現怎樣的壯觀畫面,讓我們共同拭目以待!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