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市委、市政府發布《關于振興長沙工業實體經濟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長沙工業30條”),劍指“脫虛向實”,振興長沙工業實體經濟。作為湖南最大的民營企業、作為中國裝備制造業的領軍者,這次政策的出臺為三一重工等龍頭企業送出了“真金白銀”的政策紅利。
三一工廠
本次出臺的“長沙工業30條”主要圍繞降低企業運營成本、推進產業轉型升級、幫助企業開拓市場、加大人才培育力度、優化實體經濟發展環境5個方面,用30條具體措施,為解決實體經濟發展中的痛點難點開出精準的“藥方”。專家稱,“長沙工業30條”的發布,是國內目前干貨最多、可操作性最強、綜合力度最大、含金量最高的振興工業實體經濟的政策文件,足以載入長沙工業發展史冊。
“仔細閱讀“長沙工業30條”,不難發現,‘扶持龍頭企業發展’成為聚焦的主戰場。”日前,《關于振興長沙工業實體經濟的若干意見》文件剛出臺,三一重工總裁辦主任陳靜就認真研讀起來。他表示,政策文件為企業排憂解難,推出很多降低成本、鼓勵創新的重要措施,助力三一等規模以上企業做優做強。
三一服務車輛
企業內部職工食堂、倒班用房用電執行居民生活用電價格,失業保險總費率由1.5%降至1%、單位繳費費率由1%降至0.7%,基礎設施配套費統一降至20元/平方米……隨著新政的出臺,三一重工在用地、報建費、水、電、燃氣、物流、倉儲等要素成本以及用工、融資、稅收等費用將大幅降低。據估算,這“一降一免”之間,三一重工少則直接減免費用幾十萬元,多則減少建設成本、運營成本、技改成本上千萬元。這讓企業在降成本方面既能節省真金白銀,又能節省時間精力,將政策紅利真正轉化為企業發展的動力。
文件除了降低企業運營成本、減輕企業負擔,還支持鼓勵企業創新發展。比如在推進“智能制造”、關鍵零部件和技術研發、促進軍民融合等方面,出臺了很多操作性強的具體政策措施,進一步激發企業的創新積極性。
三一生產現場
為了保證政策的實效性,在今年3月文件征求意見階段,長沙市經信委領導還專程到三一,就“振興長沙工實體經濟”征求企業的意見和建議,陳靜表示,這次出臺的政策廣泛聽取了企業方面的需求與聲音,這讓他感到十分振奮。此外,這個政策想得很細,比如要求所有建設項目的施工圍墻上必須至少有一條支持實體經濟的公益廣告,“這讓做制造業的很有面子和氛圍”。
去年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實體經濟是國民經濟的根基,要著力振興實體經濟。”新春伊始,強力振興實體經濟的信號傳遍三湘四水。業內人士表示,“長沙工業30條”的發布是政府優化經濟環境,提升實體經濟信心的重要舉措,政策發布無疑為三一重工等省內優勢企業奠定健康發展的長效機制,助推其快速發展。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