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熙元, 51歲,吉林人,是中國徐工集團進出口有限公司亞太部副部長,主要負責向東南亞國家銷售公司生產的吊車、壓路機等。因為銷售成績突出,每年都被公司評為“先進工作者”。可是,誰能想到,如今這樣一位王牌銷售,24年前剛入行的時候,還是什么都不懂的“門外漢”。
張熙元
“當時我對出口是一竅不通,一句術語都不會。最大的欠缺就是我的英語不行,很多條款都是英文做的,不會英語寸步難行。七八個月的時間,我感覺一事無成,幾乎就是要離開這里了。”
當時其他銷售人員都是賣壓路車等成型產品,而張熙元由于缺乏銷售業務經驗,只能賣配件。甚至第一單生意,他連英文合同都沒完全看懂就簽了,后來想想就后怕,幸虧沒有出現糾紛。
就這樣,張熙元白天做銷售,晚上惡補英文和專業知識。
四年后他終于從一個外行,成長為公司里機械產品的銷售行家,當時他一年可以做六單生意,每筆生意都在五十萬人民幣左右。
就在他準備大展拳腳的時候,讓張熙元沒想的是,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席卷泰國等亞洲多國,經濟陷入蕭條。在隨后的8年里,張熙元沒有拉到一單機械產品生意。
為了養家糊口,他也想過轉行。
自己找渠道可能性沒有,打電話往哪打都不知道。但是想堅持一下做出口,畢竟驗證一下自己是不是適合做
靠著妻子的工作,張熙元全家熬過了那段艱難的時光,他也會偶爾給別人做日語翻譯,或者賣化工原料,掙點外快。
徐工設備
2011年,就在張熙元快要放棄機械銷售這個行業的時候,泰國OCR公司想跟徐工集團進出口有限公司合作,購買裝載機,張熙元終于得到了一個翻身的機會。不過,要想抓住這個機會,也不容易。
泰國運輸糧食的貨車比其他國家的貨車高度高1m左右,所以客戶提出要求,把裝載機的標準臂長加長1.2m,這樣裝載機才能順利把糧食倒在貨車上。
張熙元:“把它加長是不可以的,長了以后穩定性不好,后面還得加重。所以不是說客人提出要求,我們馬上就說你要多長我們就給你多長,不可以。”
那段時間,雖然東南亞各國的經濟已經開始好轉,但當時的市場,主要被日本機械品牌長期壟斷,所以,如果這次合作失敗,他們在東南亞的銷售渠道將變得更少。怎么辦呢?
筑夢一帶一路
張熙元:“我跟領導,還有同事商量,對現有的裝載車進行技術創新。把裝載車臂長加長1.2m,機身也有相應技術參數的改變,領導很支持。”
終于,改良后的裝載車臂長度達到了5.05m,這在泰國機械銷售市場上,是前所未有的。考慮到裝卸糧食時粉塵多的問題,張熙元他們還在裝載車上多加了一個過濾器,過濾粉塵。
6個月后,張熙元他們把10臺加長臂裝載車交給了泰方公司,加長臂裝載車推向市場后,大受歡迎,最多的時候,他們一年能賣出去300多臺。
揭秘徐工集團泰國王牌銷售是怎樣煉成的
張熙元:“在國家‘一帶一路’的倡議下,我們的產品在泰國以及其他東南亞國家有了更多的客戶,客戶不僅僅看中中國制造,也比以前更加關注我們的創新產品,根據客戶實際需求,對產品進行技術創新開發,是我們一直的動力。”
其實像張熙元這樣的國家經理,徐工不勝枚舉,他們奮斗在徐工集團全球出口版圖上的國家。徐工布滿了170多個國家和地區,而在“一帶一路”沿線的65個國家中,徐工向48個國家出口,占出口總量70%以上,徐工在全球“朋友圈”的工程圖也在不斷的壯大起來。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