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今年4月亮劍慕尼黑之后,全球工程機械巨頭再次論劍上海灘,中國工程機械領軍企業徐工集團以“匠心為你智造”為參展主題。王民董事長在行業率先提出“技術領先,用不毀”的金標準,進一步彰顯了中國制造企業換擋升級,比肩世界一流的魄力和勇氣。多年來,徐工海外營銷網絡覆蓋五大洲。年出口萬臺主機到176個國家,巴西、俄羅斯、澳洲、中亞、中東等市場,占有率居國際品牌前三位。
2016年,徐工集團牽手阿里、華為、中國電信共同打造徐工工業云,借助包容性極強的云平臺,海量數據將被充分分享,全球智慧在這個平臺上融通、融合,更多不可能將被一次次挑戰、改寫。
王總您好,每年平均見您一次,每次都有新的變化,我剛才走到展廳的時候,有一個感受,我覺得來參展的人的表情,他們談的內容,他們的動作表情,還有我看了一組數據,關于中國工程機械協會發的一個數據。我自己的體會就是溫和、復蘇,我不知道您對這個行業是一種什么樣的體會?
王民:我首先說這個行業,是一個非常有前途的行業。盡管這幾年有些下行,但是這個行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當中,都在進步。凡是能夠堅持下來,又不斷地創新和改革的,而且有發展的。所以當市場,大家感覺到,稍微舒服一點,好一點的時候,能夠得到更大份額的就是那些,這幾年能夠堅持在技術創新、在國際化戰略的實施上,做得好的企業。
我對這個行業在國際市場上面將來會有更突出的表現,我對這方面是很看好的。
如果是從行業的自然淘汰來看,8年一個輪回。從2008年到現在2016年,我可以用溫和復蘇來形容現在的狀態嗎?您有沒有自己的定義?
王民:其實與當年那個量來講,遠遠沒有達到。大家感覺到好了一點,因為過了很長時間的冬天了,突然暖和一點了,大家都比較舒服一點了,但是并不是每個企業都是舒服的。我剛才講了,機遇還是給有準備的,做得好的企業。
是的,其實我也注意到還是有一些問題的。比如說過度的競爭,比如說遺留的庫存的問題,應收賬款的問題,甚至是洗牌的問題,您覺得這些困難還在?
王民:應該說這幾年,絕大多數企業都在“去庫存”,都在回收自己的應收賬款,都在注意增長的質量。凡是不注意這個的,這個企業就活不下去了。所以說盡管有些競爭,現在競爭的差距已經出來了。比如說徐工的很多主導產品,客戶就講,你可以比它高個幾萬,甚至十幾萬,但是我不希望高得太高了,我聽到這個很高興。就是不簡單地,客戶說你有,他也有,那我不買你的,我買他的,他的比你還便宜,現在不是這樣的。他要看你是不是更好,更可靠。這個品牌在他心目當中是什么位置,客戶心中已經有了。
我每次見您是在北京見,現在是在上海。那每次在經過三元橋的時候,我知道咱們三元橋的那個主體,咱們就是被稱為世界第一吊,四千噸的那個起重機是用的我們徐工的,我想問的是剛才我聽到的那兩位,就是您的徐工高管,講到“金標準”的問題,您在困難這么多年,為什么到2016提出這么個標準并且實施了?
王民:實際我回去思考了這個事情。實際上中國工程機械行業已經解決了有無的問題,現在是從弱到強的問題,現在就是中低端上中高端的問題。
企業注重技術創新、注重產品的可靠性、注重用戶的滿意度,這個已經做了很多年,提出這個金標準實際上我們在理念上的創新,總結徐工過去幾十年走的道路。徐工應該在世界工程機械行業上有自己的經營理念、有自己的行為法則、有自己的標準,這就是和世界最先進的標準在一條線上。甚至在有些產品上要超過他們。這樣,中國的工程機械才真正能夠不管風吹浪打都能有增長。因為我們過去在中高端市場上欠缺這一塊,長期拱手相讓給一些老牌的跨國公司,大家在中低端的在那里揚揚自得,自滿自足。正是因為經濟下行才使得大家清醒,我想一個真正的企業家要想自己的企業作為一個可持續發展的百年老店,恐怕這個“技術領先,用不毀”是中國企業目前最需要解決的大問題。這樣才能使得中國貨,不光中國人喜歡,外國客戶發自內心的喜歡,這樣中國的企業就真的成功了。
不解決這個問題,中國企業還是在這個中低端上。當然解決這個問題也不是靠一朝一夕,剛才講了,有了幾十年的經驗基礎,再加上我們現在在攀登這個高峰,定好這個標準,全體干部職工,幾萬名干部職工一起干,我一定干起來讓世界用戶認為,中國貨、中國的工程機械制造、中國的徐工造和美歐日在一條線上,價格都差不多,中國在服務方面更好、更有特色、更有差異化的表現。至于那些屬于產品基本屬性,機理的東西完全都是在高端水平上。所以下一步技術水平,包括信息化、智能化,包括這個高可靠性。
首先為王總點贊,因為我們都知道在一個行業,尤其在國際上定標準是最難的。您第一步做了這個定標準,今天我還注意到,我們還做的一個云平臺,兩件難事都做了。我想問一下,在中國的工業云平臺,它是具有一種什么樣的意義或者說對我們這個行業具有什么樣的意義?我在想您自己心里面應該有一個目標,我記得去年您跟我談過,珠峰登頂以及前三的這樣的一個愿景。
王民:受啟發還是受到美國GE公司的啟發,美國的工業互聯網,GE搞的最早、最好。巨大的產業給客戶提供了很好的服務。我想徐工做工業云平臺既有對客戶服務的一個新的平臺,也有給廣大同行業、中小企業,大家眾創、眾籌多提供一些方便。
我想最終還是要使客戶滿意,徐工也獲得一些新的價值。因為未來的裝備制造業不能夠在互聯網上有所融合、有所發展的話,裝備制造業也是走不出去的。
今年4月份的時候,您是有去過慕尼黑,我在想就是您一直特別關注這個海外中高端的市場,那徐工結合這一戰略目標,您打算在這兩條鞏固的這個平臺的載體上還有一些什么樣的愿景?
王民:我還是這樣想,因為我不光德國慕尼黑的工程機械展覽會我去過,我剛剛回來有半個月,我用20天的時間,看了一下南美和非洲的市場。我見到很多我們中國的央企,施工隊伍在海外大量地施工。徐工目前的海外收入只有40%左右,我應該達到至少50%以上,甚至更多一些。因為老牌的跨國公司他們國際化的能力、國際化的經驗非常豐富,我們還欠缺這一點。所以說,我們要努力地去開拓國際市場。
因為一個中國的企業要想做成世界級的企業,不能是自己在家說的,得讓全球用戶知道你的品牌、了解你的品牌、喜歡你的品牌,這個企業就行。就像中國人一樣,我現在中國人很了不起,你的所言所行,國家的發展讓世界人知道,世界人能夠分享你的發展,中國受尊重、有尊嚴,這樣就會提升起來。所以我覺得國際市場對我來講,對我非常重要,所以我現在每年都要花很長時間,去深入到一些市場。我也很高興我們央企,在海外確實承攬了很多的項目,他們現在都開始選用我的設備,因為我在全世界建了兩百多個服務維修網點,貼身的服務非常重要。所以,我對未來的國際市場我是充滿信心的。
就是今天我們這個徐工展會的主題叫“匠心,為你智造”,您是如何理解的,能否簡單描述一下。
王民:還是要一個做裝備制造業的人不能浮躁,要踏實地把自己的這個產業做好。同時,要跟上互聯網的時代的要求,打造互聯互通的產品,為用戶提供更好的服務,我也能夠和用戶貼得更近。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