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梅代雷沃鋼鐵廠成立于1931年,是當地知名的百年老廠。高大的廠房外墻上寫有巨大標語——“塞爾維亞的驕傲”,顯示出這家鋼鐵廠在塞爾維亞經濟中非同尋常的地位。
然而,由于國際鋼材市場競爭激烈,以及管理不善等因素,斯梅代雷沃鋼鐵廠近年來陷入困境,產量急劇下滑,面臨倒閉。今年4月,中國河鋼集團出資4600萬歐元收購斯梅代雷沃鋼鐵廠,使工廠重現生機。
如今,走進斯梅代雷沃鋼鐵廠,可以看到接待室墻壁上并排懸掛著塞爾維亞和中國兩國的國旗;巨大的廠區內,機器轟鳴,各類特種車輛往來穿梭,井然有序;車間里,工人們作業一絲不茍。
陪同筆者參觀的安全技師尼古拉指著兩座巨大的高爐介紹說,去年一座高爐被迫停產,現在已恢復生產。“當地人稱工廠煙囪冒出的煙為希望之煙,因為它表明生產正常,對工人們則意味著工作、收入和生活一切正常,”尼古拉說。
河鋼集團在收購之初,承諾保障鋼鐵廠約5000名員工的就業,并計劃通過技術改造、發揮運營管理優勢,將鋼鐵廠打造成中國與中東歐國際產能合作的樣板工程,成為歐洲最具競爭力的鋼鐵企業之一。
熱軋車間負責人吉吉奇說,很榮幸能成為河鋼集團的成員,“我們將獲得資金投入、新設備以及高效的管理,希望鋼鐵廠從此走向繁榮”。
和工人們一樣,塞爾維亞鋼鐵行業專家也對這一中塞互利合作的范例評價積極。
塞爾維亞鋼鐵協會會長蘇莎在斯梅代雷沃鋼鐵廠工作過多年,對這家鋼鐵廠感情深厚。她說,河鋼收購斯梅代雷沃鋼鐵廠,實現了互利共贏,“斯梅代雷沃鋼鐵廠得以繼續生產,這對塞爾維亞經濟發展非常重要。同時,鋼鐵廠生產的產品能更容易進入歐盟市場”。
蘇莎了解收購全過程,知道這一項目是在“一帶一路”以及中國—中東歐(16+1)合作機制內成功進行的。她認為,對這一地區來說,這次收購是一個范例,中方企業技術先進,資金充裕;而塞爾維亞地理位置優越,鋼鐵生產經驗豐富,工人素質高,雙方合作可謂優勢互補。
在河鋼集團唐鋼公司副總經理宋嗣海看來,“一帶一路”和“16+1”合作在這一地區日益深入人心,為中國企業發展帶來重要契機,這也是河鋼集團此次成功收購的基礎。他還告訴筆者,自己在塞爾維亞的這段時間里,親身體會到中塞間的深厚友情,這也有助于推動鋼鐵廠各項工作順利開展。
“中國人民是塞爾維亞人民的老朋友,”望著自己服務了30年的斯梅代雷沃鋼鐵廠如今生機勃勃,約萬諾維奇微笑著告訴筆者,中塞兩國傳統友好,他相信鋼鐵廠的未來會與中塞兩國間互利合作一樣前景光明。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