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德國,人們會立即聯想到諸如“嚴謹”、“精良”這樣的詞,而“德國制造”這個名詞,似乎已成為質量和信譽的代名詞。
作為中國民營經濟的重要發祥地,臺州則有著雄厚的制造業基礎。無論是國家汽車及零部件出口基地,還是中國模具之鄉和國內中小數控機床工具生產集聚區,都彰顯出“臺州制造”的重要地位。
那么,如果“臺州制造”遇上“德國制造”,會擦出怎樣的火花?筆者昨日從臺州市商務局獲悉,日前,臺州正式加入中德工業城市聯盟,成為首批“11+7”成員城市之一,這意味著,臺州對外合作將開啟新的篇章,開放型經濟將邁上新的臺階。
臺州成為首批中德工業城市聯盟成員
4月25日,中德工業城市聯盟成立大會在德國漢諾威舉行,中國的臺州、佛山等11座代表性工業城市,和德國的亞琛、烏珀塔爾等7座優質工業城市正式締結盟約。
中德工業城市聯盟,是由中德兩國主要代表性工業城市自發組建的城市聯盟組織。聯盟堅持“開放創新、平等協商、資源整合、互惠共贏”原則,將德國制造“質”的優勢和中國制造“量”的優勢緊密結合,探索“中國制造2025”與“德國工業4.0”有機對接,發揮協同效應。
首批聯盟城市為“11+7”成員架構,其中中方城市11座,包括臺州、佛山、南寧、貴陽、江門、株洲、肇慶、揭陽、云浮、焦作、柳州;德方城市7座,包括亞琛、烏珀塔爾、因戈爾施塔特、奧斯納布呂克、呂塞爾斯海姆、勞恩海姆、凱爾斯特巴赫。
據了解,聯盟將主要致力于三個方面的重點工作:一是信息庫建設,建設“中德工業城市聯盟(企業)投資合作信息庫”;二是項目促進,依托各成員城市經貿和投促部門,整合資源,打造投資服務平臺;三是平臺搭建,推動各成員城市交流和經貿合作。
“牽手”并非偶然
其實,此次臺州制造“牽手”德國制造并非偶然。
一直以來,臺州與德國經貿往來十分密切,德國是僅次于美國的臺州第二大出口國家市場。2015年臺州出口德國高達9.6億美元,占全市出口比重的5.1%,進口0.9億美元,列全市進口國家市場第4位。
截至2015年底,臺州現存引進德資企業17家,總投資6047萬美元,實際利用外資2811萬美元,德國的大陸集團、麥德龍等世界500強企業均有項目投資臺州;與之相應的,臺州也有15個項目投資德國,投資額4508萬美元,比如臺州的杰克公司并購德國的老牌縫制設備企業拓卡奔馬,進一步鞏固行業領先地位。
而且,臺州和德國之間產業互補,存在巨大的合作空間。德國是全球最大的汽車生產國之一,世界最有影響力的汽車品牌奔馳、寶馬、奧迪、大眾、保時捷都位于德國,以汽車和精密機床為代表的高端制造業,是德國工業的重要象征。
臺州是國家汽車及零部件出口基地,現有汽車、摩托車及配件規上生產企業441家,其中汽車整車生產企業5家。臺州還是中國模具之鄉和國內中小數控機床工具生產集聚區,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模具加工設備數量居國內之首,經濟型數控機床產量約占全國四分之一。雄厚的制造業基礎,是臺州對德合作的重要產業優勢。
此外,臺州共有120萬人在外經商、發展事業,鄉情的紐帶讓在外的臺州人成為了臺州對外經濟發展的青藤,比如商務部德國中心、中德工業城市聯盟秘書處等對德合作機構的重要崗位,都活躍著臺州老鄉的身影,一定程度上給臺州對德合作創造了人脈優勢。
將擦出怎樣的火花?
那么,“德國制造”碰撞“臺州制造”,究竟會產生怎樣的奇妙化學反應?“此次對德合作,對臺州來說,最大的意義在于促進臺州開放型經濟發展和產業升級。”臺州市國際投資促進中心副主任謝文曄說。
謝文曄介紹,當前,臺州引進外資面臨的形勢十分嚴峻,2015年實際利用外資僅1.2億美元,引進外資工作亟需一個有力的工作抓手和平臺。而發展對德合作有利于促進臺州與德國之間的產業深度結合,可以促成雙方企業合作,吸引一批中德合作項目落戶臺州,對臺州進一步招引德資企業,提升利用外資規模和水平具有促進作用。
如果臺州對德合作能夠深入開展,既能將“引進來”和“走出去”結合起來,促進雙向投資,又能促進臺州企業進一步開拓德國市場,實現臺州外貿、外資、外經融合發展,推動開放型經濟邁上新臺階。
除此之外,臺州產業基礎雄厚,尤其在汽車及零部件、模具機床等產業與德國高度契合,加強對德合作,引進德國的先進技術和管理與臺州的制造業深度結合,可以成為加快促進臺州制造業轉型升級、提升產業層次的途徑之一。
接下來,臺州要做這六件事
“牽手”成功后,德國制造與臺州制造即將進入“熱戀期”,臺州也將展開六大工作舉措,增進雙方“感情”,朝著雙贏的目標前進。
這六件事分別是:1.建議成立臺州市對德合作聯席會議;2.以中德工業城市聯盟為依托,開展對德合作活動;3.加強與德方中介機構合作;4.創建中德國際產業合作園;5.引進德國雙元制職業教育模式;6.建議設立中德合作發展基金。
“我們建議成立臺州市對德合作聯席會議,可由市商務局牽頭,協調推進中德工業城市聯盟、中德國際產業合作園以及其他各項對德合作工作。”謝文曄說。
接下來,臺州將以中德工業城市聯盟為依托,開展對德合作活動。一是積極參加每年的聯盟年度活動,以及各類論壇、研討和培訓活動;二是通過聯盟平臺,向德方成員城市及企業定向發布臺州投資信息和引資項目,促成中德雙方企業有效對接,推動兩地間產業深度合作。三是充分利用聯盟資源,開展中德成員城市間政府、企業互訪等經貿活動。
據了解,今年6月,臺州將在德國舉辦“臺州智造”對接“德國工業4.0”交流會,并拜訪知名德國企業和行業協會,圍繞高端裝備制造業或現代醫藥產業開展精準對接。
在加強與德方中介機構合作方面,臺州將根據臺州的產業特點,開展與德國有關行業協會以及德國工商大會的深度合作,并且加大與德國咨詢、中介機構的合作力度,開展委托招商,深入研究德國產業特點,把握德國企業的需求,找到雙方合作的契合點,實現共贏合作。
“除此之外,臺州還將創建中德國際產業合作園和引進德國雙元制職業教育模式。”謝文曄說,“我們也建議設立中德合作發展基金,來支持臺州與德國中小企業合作發展。”
據了解,中德國際產業合作園將建在臺州灣循環經濟產業集聚區內,努力打造成臺州對德合作的平臺和載體。而所引進的德國雙元制職業教育模式,以德國史太白技術轉移中心為代表,將與我市的臺州學院、職業技術學院、科技職業學院等高校或企業合作,為臺州培養一批高素質的本土產業工人,逐步解決外資企業在臺州發展所需的人才問題。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